宁宁的抓周宴后才回家。
林家所有人都是这个安排。
林师长是真的做到了把秦柳当自家闺女嫁出去的承诺。
秦柳那里有大事他都带领全家人到场了的。这让胡家的人内心十分忌惮。
晚上他老人家抱着宁宁道:“胡思宁,胡司令,这名儿当真起得霸气”
秦柳道:“林伯伯,凑巧,就是凑巧了。”
等众人走到家门口才发现门口的信筒里有一封信。
林墨伸手抽出来扫了一眼,“程澜姐,内蒙古来的”
程澜伸手接了过来,一家人都笑得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闫淑芬有些遗憾,小琅怎么就不能找一个这样门当户对又知根知底的呢
那自己也就不拦着了。
不过再一想,高煜是千好万好,可他总归是个当兵的。将来要上战场的啊
前头有二十几年当兵的都没有打过仗,但自从79年之后,南边可是一直都不消停。
这么一想,留在大学里教书的康泽要安稳许多啊。
再看看吧,康泽寒门出身能到今天的地步,而且还有向上的空间,也算得上人中龙凤了。
如果三年后他还是能矢志不移,倒也不是不能同意他们。
程澜道了别便快步上楼看信去了。
看字迹这封信明显写得不太从容,个别字都些微有些往草书发展了。
信中高煜写了那次他到程家村过年前,出国执行特殊任务,差一点就回不来了。
他在那个时候,电光火石间忽然想起了她,然后便知道自己栽了。
这才会跟着她小叔跑到程家村来看她
程澜发现,他信中不再一口一个林景南,已经跟着她喊起了小叔。
你这么快改口,我小叔知道么
接下来就是开学,继续书山题海。
程澜的年级排名在半期考试到顶了,全市排名还有进步空间。
而她要考的学校是2,所以依然是丝毫不敢懈怠。
半期考试之后不久,王千惠打电话过来,说置换的事全部搞定了。
她是吃了程澜的生日蛋糕,跟着林琅去的北京。
下了火车林琅把她领去程澜的房子那里,邱鑫泉和王维娜也跟着去看了看程澜的房子。
林琅又把她介绍给了韩江波认识。
然后王千惠就用程澜让她带去的100元,先安顿下来。
她自然是吃不起餐馆和外卖的。买了厨房用品,自己买菜做饭。
然后跟着韩江波,把跑腿、打杂的事儿都揽了过来。
这两个月一直在跟中间那五家人磨。
另外,要置换给人的房子有任何的问题也是王千惠自己张罗着找人修补等。
同时还要在附近到处看房子,因为程澜肯定还想买第三进院子啊。
这些事情吧,挺繁琐的是得有个专门的人去办。
她已经把周边地皮子都完全踩熟了。
韩江波是房管局的,买卖房子的消息他比旁人灵通。
他就负责给消息。
第三进院子的房主也有人过来在问了。王千惠答复,“缓一步。”
因为是置换,所以不涉及价格。
价格是去要买的小房子那边和人谈。一般比要置换的房间大两三个平方,大多了也不行。
而且得给人弄到可以拎包入住。
程澜到这会儿买下了五套小房子,已经没钱了。
但她可以把之后要换的房子也先看着,反正暂时没钱修复第二进。
也是亏得程澜当前的两个行业都做不大,所以到手的钱可以不预留扩张的本钱。
“澜澜,你现在肯定没有一周的时间来北京签约。那五个小房子搬进去就可以住人了,你看要不先让他们搬过去”
程澜这会儿准备高考呢,确实没时间。
为这种私事,也没有让大伯去空军那边托人情捎带她往返的道理。
而且,那也得人家有去北京和回成都的飞机啊。没合适的,说不定等待的时间比一周还长。
“行,你让他们先搬过去吧。我七月考完了来办过户手续。”
王千惠道:“让他们试试单门独户过日子的便利,应该会更坚定置换的心的。我这俩月看他们那边住了三十几号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热闹。简直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了。嗯,他们过来借浴室、厕所那些,我一个都没借。因为开了头,估计就是天天往这边跑了,日子长了反倒成了应该。中途给人停了更加不好。而且,他们也就更不会愿意置换了。”
程澜温和地道:“惠姐,听了不少闲言碎语吧”
那院子原本锁着,又有方奶奶的余威震慑。没人敢再轻易翻墙过来做什么。
但有个小姑娘住进去了。
作为邻居正正经经来敲门借用下浴室、厕所,刚从学校毕业的人脸皮薄,一般是不会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