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占定了上风的瞿安,目心却微微皱起了。从来没有一丝变化能逃过他的心风从宋然挥动的双袖之间卷入,又从双袖之间旋转出来,四周的雨便在这几式之间旋转成一片迷离白雾在这色彩颠倒的雨夜里,倒不如说是黑雾更为贴切。“雾滃。”他口中轻吐出了这两个字,脚下稍止。据说执录世家有独门“雾滃”和“云溟”两法,但几乎没人见过致用时的样子,一来执录历代不涉出面武斗,没什么用上的机会,二来宋家人自然谨慎非常,似宋然更绝不会在人前用出自己本家武学只是在瞿安面前,确实已没有什么隐藏的必要,夜雨忽倾,又正是动用这两式的良机。
不多不少,便是方才这六步进逼,瞿安已闯入宋然两袖挥出的“雾滃”之中。浓郁黑色将他包围起来,视线渐失,他忽有种正身临万丈深渊之前的错觉仿佛曾几何时,站在那个叫“临云崖”的地方,被那密云和空茫淹没。幸好对他来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消立时闭目,便不会为缭绕雾气的错觉所扰。耳与目或许偶尔还会欺骗他,可他还拥有绝不会欺骗的“感觉”,足以让他判断出敌人的进退。年幼学武尚未有成时,“感觉”不知救了他多少次性命,其后直至今日,这“感觉”也令他足以应对许多比自己武功更高的对手。宋然显然也应晓得区区“雾滃”如何困得了瞿安想来,他只是要以此稍稍拖延时间,以期得一点扭转战局之喘息。
陷身黑雾的瞿安,假若真为此有过迟滞,也只是止步闭目的半霎光景。可原本似落下风的宋然就在这半霎空隙里杀意忽然暴涨或许正是知道瞿安这样的对手永远不会留给他太多时间,所以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反击骇人的煞意透过雾滃从他手中折扇上闪着光般喷薄而来冷硬的扇骨瞬息向瞿安悬颅挥至,快得连远空那电闪都只来得及照出这一式的残影。
瞿安方出手时的激进与刚硬确实有些出乎宋然意料,可他终究还是这样一副身形,高瘦而单薄,那头颅想必应也是极脆的,而宋然手中之扇此时却有如铁鞭。这确实是鞭法他是在一部专讲马战的奇书之中读来的,书中记载之招式多适用于阵前马上交手,“硬鞭”的用法便是其一。须知两马每每错身而过都只有一瞬的出手机会,讲究的自然是刹那爆发的极致之力。宋然虽没有奔马助力,但于六步退避间便已蓄意,这一击仍足称重手,他甚至有把握就算是夏君黎那样的护身之息,除非着意聚护头颅,否则着这一下也不可能毫无损伤瞿安理应没有那般厉害的内力修为,更没练过“金钟罩”这样的外门硬功,这一下若是能击实,最少也要大受震荡,倒地不起重者当场脑浆迸裂也丝毫不奇。
如鞭的扇骨挟着短促而疾厉风声接近瞿安耳际宋然还是作了最“坏”的打算,打算着瞿安或能以他过人的直觉退避开这一击,可若退避便也交出了这场中上风。他左手的“飘零掌”也已蓄势,要向对手避让之处封他退路即使瞿安能料得到,百忙之中也很难躲开。
在这一击真正出手前,他对此有九成以上之把握;只是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局之中,即使思虑周全如宋然也很容易忘记一些事。或许应该说他从未真正理解过,就如当年的俞瑞一样,极尽揣摩也无法完全想象出天赋之人眼中的身与世界。
“沨”的一声鸣响,“铁鞭”并没有击中瞿安的头颅。但也没有击空。瞿安没有闪避。他不假思索提起的阔剑以极准确的姿势,卡在了头颅与折扇之间。
宋然虎口震痛。大约是他这一记使的力道确实太大,甚至无法留下反弹之余地,以至于那把父亲宋晓在送别他时赠与的铁骨扇,竟一叠排地从骨间裂断,几乎折为两截。不过对面那把幽深无光的阔剑也在巨力撞击之下向内凹入了一小块,原本平整的表面不再完美沉暗。雾滃在此时稍稍散去,同一个黑夜便在剑身上映射出了两种颜色。瞿安表情微变。他握剑之手一瞬已麻至了肩肘,而那交击之声犹自未绝,在他耳边回响失聪。
回响而出的又何止一点音鸣。溢出的刃风倏然往返,似回镖般在两人之间打了两个旋。宋然已然湿透的沉重右袖忽然便从臂上断裂下来,幞头也生出了一道竖长裂缝;瞿安倒是在那风旋之外,连头发也因紧贴于肌肤未受割裂,只是那风还是从他面上刮过,吹得他紧闭双睫上的雨水一阵纷散。
一丝不可置信从宋然面上稍现即释,他在这一瞬才陡然省起瞿安本就不是“发现”他这突然的致命之击,而是“知道”。他在心中将这杀机埋藏了多久,瞿安就知道了多久,无论自己如何用计暗算,只要杀气有迹可循,与瞿安对敌便必然受制。此时省悟却绝不算晚。他左手的“飘零掌”自是不会再用,左袖顺势挥动,这次挥起的却不是“雾滃”,而是“云溟”。瞿安已知他要退,挥刃向前可宋然身法极快,瞬息之间,人已不在这战场之中,剑光过处,只有另一只衣袖左袖也从雨息淡薄处被刃风留了下来。
瞿安睁开眼睛。“雾滃”渐消,雨也小了,仿佛已被过境之风带走,但天边偶发的紫光还是闪烁照亮着这片林间,所到之处,只有将散未散的浮云流雾。“躲着有用吗”他面目沉冷,杀心已被激起,环顾四周四周并没有宋然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