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莲子银耳羹 三更合一,霸王票加更。……(3 / 6)

称之为生产力。墨家和农家就是代表最基本的生产力的学派。”

“因为最基本,很容易被人忽视。将来研究这些的人,说不定还会被认为是自甘堕落。”

朱襄苦笑了一声,继续道“就像是现在我亲自指导种地一样。所以趁着现在墨家和农家余威仍在,你们还被认为是贤人的时候,给未来的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形象。无知的后人只会遵循先贤的脚步,你们要成为先贤。”

相和问道“朱襄公一定会成为先贤。”

许明也点头。

朱襄却摇头“只有我一个人远远不够。何况我”

朱襄停顿了许久,叹气道“我地位很高,或许后世人更看重我与秦王、秦国高官的那些私事,忽视我的思想和坚持。”

“比如他们可能说我是神灵,可能会给我编一个很高贵的祖宗,绝对不肯承认我是一介庶民。”

“我不是同情庶民而对他们好,而是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人。但后世人不会这么想。他们会将我所努力的一切都当做一个贵族的修养,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对底层人的怜惜。”

“我是未来秦王的挚友,是另一个未来秦王的舅父,是秦国乃至秦朝最高贵的人之一。”朱襄道,“你们一定要成为先贤,因为你们是墨家、是农家。在后世人眼中的你们更纯粹,更像先贤。他们会更愿意学习你们的思想。”

许明和相和并不明白朱襄现在的话的含义。

朱襄没有继续解释。

他也无法解释。怎么说,自己身上“梗”太多,或许后人都热衷玩梗,给他编排无数有趣的八卦野史,忽视他想要传递的真相。

朱襄自己其实无所谓。若能让后世人乐一乐,那也挺有趣。只是作为一个先贤,他应该不够格。

特别是秦始皇外戚的身份。

“休息够了,继续出发。”朱襄道,“今日的任务还很重,希望天黑前能到达下一个县。”

许明和相和草草擦了一下脸和手,与朱襄一同上马,往下一个目的地行去。

他们巡视田地,督促县令修筑灌溉水渠和水车石磨。

他们还要收集一些与秦国不同的农作物种子,朱襄会用这些种子杂交培育出更多品种。

朱襄已经将菜地搬迁到了吴郡,等这次回去,他就要培育新的菜了。

白菜啊白菜,你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呢

朱襄嘴里哼着荒腔走板的曲子,在心里叹气。

以前饭桌上不起眼的白菜,他从赵国到秦国,从嬴小政还未出生的时候,一直到了嬴小政已经年过九周岁,仍旧没有培育出来。

一个人的力量,真是太有限了。

既然许明和相和放下了高官厚禄,要继续跟随他,他应该让许明和相和也加入了。

朱襄其实也教过很多弟子。但这些弟子虽然与朱襄一样开始重视田地,但也仅限于指导耕种,不可能将精力都用于培育良种上。

这个时候,乃至以后,读书人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官。

无论是为了钱财权力,还是为了理想,途径都是做官。

朱襄很理解,所以祝福他们的未来,然后自己默默地做自己的事。

所以他真的没空去朝堂当相国。

不知道政儿的吴郡郡守干得好不好。他身边已经有蒙恬和李斯这两位未来重臣,应该会轻松许多吧

吴城郡守府中,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虽然腿已经长了许多但仍旧够不着地的嬴小政鼓着脸晃了晃腿,狠狠一拍桌子“让你们做事,你们就是这么敷衍我”

蒙恬和李斯站在嬴小政面前,怀抱着一大堆文书抖啊抖。

幸亏李牧来到吴郡之后,立刻建造了造纸工坊,让这里大部分文书都变成了纸张,否则这两人这样晃,估计会把怀里的竹简晃下来。

嬴小政拎起一张李斯刚做好的“报表”,手指在“报表”上点啊点“谁教你这么记账所有数字都糊作一团,谁看得清我不是给你范例了吗列表不懂吗简易数字不会吗图不会画吗我教了你这么多次,你是不是一个字没记住”

李斯尴尬道“这个,这个我正在学,正在学”

他真的不是故意不按照公子政的标准来,只是还没学会,但公子政给了时限,他必须先把成果交上来啊

“还有蒙恬,你究竟会不会算数”嬴小政放下“报表”,将一封文书砸到蒙恬那里。

但文书轻飘飘,没有飘过去。这时候嬴小政非常希望自己用的还是竹简,砸死蒙恬这个拖后腿的人。

大嬴政啊,蒙恬真的是你的宠臣吗你宠他什么宠他不识数吗

蒙恬不敢说话。

蒙恬当然识数,而且算术学得不错。

但嬴小政的要求太高了,他要求蒙恬算的账,蒙恬熬夜拨弄算筹都算不完。正因为熬夜了,他后半本算得一塌糊涂。

嬴小政深呼吸“我都给你减半了,你还算不完吗”

蒙恬继续不敢说话,只能不断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