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什么“慈不掌兵”,朱襄这些稀奇古怪的战斗方式让人防不胜防,恐怕不会牺牲多少兵卒就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如果秦王知道了朱襄的才华,就算朱襄不愿意,也有可能用各种朱襄无法拒绝的“意外”,逼迫朱襄领兵。
就算不逼迫朱襄领兵,也会让朱襄将自己所知道的战斗方式公之于众不是私下教导别人后,由别人公之于众,而是以朱襄的名义公之于众。
这样,秦王就能说仁义的朱襄都主动为秦国献策攻打其他国家,说明朱襄都认可秦国是天命所归。
李牧遭遇过国君的背叛后,再也不会对哪一个国君愚忠。他以最大的恶意揣度那些将人利用到了骨子里的国君。
“不想做什么,就不要当众显露出那方面的才华。”李牧再次叮嘱,才领着船队离开了黔中郡。
这是华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水军为主的战役。
朱襄目送李牧的船队远去,没有立刻离开。他坐在河边石头上,沉默了半晌,就像是一座石像。
他难道真的不懂李牧所说的事吗
他怎么可能不懂。
只是朱襄心里很矛盾。一边他不想直面战争,一边他又希望自己所知道的事能帮助秦国更迅速地结束战争。
摧枯拉朽的战争是最不伤民的战争。若战争成了拉锯战,平民和兵卒都会成为锯齿间门被嚼碎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