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咸菜熏香肠 三更合一,141w-15……(5 / 6)

计总这么容易成功,而是能使用离间门计的地方,本身就有缝隙。没有缝隙,用什么离间门计有了间门隙,不用离间门计他们也容易反目。”

李牧再次叹气“好吧,你说得对。”

朱襄见李牧真不问自己为什么来,憋不住自己说道“我听说你把黔中郡的匪患平了,心想黔中郡应该补种粮食,便想来黔中郡试验一下新的种植模式。”

李牧道“啊种地啊,你自己随意。不过你把政儿一个人放在成都,这样好吗”

朱襄道“李冰因为劳累过度暂时回成都修养,有李冰照顾,政儿肯定没问题。现在成都也缺不了他。再者,他年幼,长江水流湍急,坐船较为危险。”

李牧道“虽然政儿应该没问题,但你若想试验什么新种子,成都也可以尝试,为何非要到黔中郡”

朱襄道“你上次写信,不是说黔中郡田地荒废而且原本的楚国民众仍旧习惯火烧水淹的粗放种植方式,恐怕补种时收获不多成都平原已经春耕结束,不需要我过多指导,我想你可能需要我。”

说白了,就是朱襄在蜀郡突然闲下来,见李牧在信中说黔中郡这里的地没人好好种,就按捺不住想找块新地方种田的心。

其实朱襄还想过去巴郡指导种植。巴郡崇山峻岭,正好试验一下梯田。

但巴郡郡守和巴郡豪强都较为“排外”,朱襄和他们打交道很麻烦,便不去自找苦吃。

李牧说黔中郡因为处于和楚国交战处,楚国想夺回祖地,所以一直对黔中郡有零星骚扰,所以黔中郡是战时状态,郡守权力远远不如镇守的将军,李牧可以在这里自行做主。朱襄当然就屁颠屁颠乘船跑到黔中郡了。

李牧十分无语“我想在长江上航行,还是较为危险。你不该置自己于险地。”

朱襄道“不在夜晚和天气不好的时候赶路,又是船队一起出行,怎么会危险只要不是船全沉了,有船出问题,也可以立刻救援。”

总之,朱襄就是闲不住。

黔中郡地形复杂,西边崇山峻岭可以搞梯田,东边接近云梦泽平原正好大搞水稻种植和桑基鱼塘,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浪费。

李牧虽然想驳斥朱襄,但朱襄人都来了,他驳斥了也没有意义,便叹了口气,让朱襄随意。

正好他帮着朱襄在黔中郡种地,也能进一步麻木楚国。

李牧本来想保密朱襄来到黔中郡一事,但朱襄那白发太显眼,刚来黔中郡就传遍了大街小巷,谁都知道朱襄公来指导种田了。

朱襄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对李牧道“我下次出行,是不是应该先用墨汁把头发染黑”

李牧瞥了他一眼“你现在才在思考这个问题吗我还以为你故意炫耀你满头白发,不似凡人。”

朱襄认真道“老实说,我确实在炫耀。我这头白发真的好看”

李牧“”他以后再也不会为朱襄满头白发而心生苦涩和怨愤了。

朱襄乐道“你说楚国会不会派人来拜见我春申君当时还准备招揽我呢。”

李牧白了朱襄一眼“你认为我要打楚国,会让楚人来见你”

朱襄“啊什么你要打楚国”

李牧“”

朱襄“”

两人相对无言良久。

朱襄率先扶额“我说,你、那个啊,楚国现在还挺强大,春申君把楚国治理得很好。你现在攻打楚国,会不会太莽撞”

他要是知道李牧来黔中郡不仅是平匪患,更是生出了攻打楚国的心思,绝对不会这时候来黔中郡。

李牧道“我不是使离间门计了吗你不知道我想开战”

朱襄苦笑“用了离间门计,不代表会开战啊。你看秦王对赵国用了这么多离间门计,把你和廉公要到了秦国,也没向赵国开战。”

李牧道“我就试试,随意打一打,就当练兵。”

朱襄不知道说什么好。

军事上的事,他不好插嘴。而且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不需要自己在一旁指手画脚。他只能感慨自己真倒霉,让李牧悠着点。

李牧疑惑“怎么悠着点”

朱襄迟疑道“别打到寿春城下,或者直接把寿春城占领了,逼迫楚国再次迁都你手头这点兵,打下来也守不住。”

李牧一愣,继而大笑。

李牧在对楚国使用离间门计,想用楚国练兵时,自然派了人向秦王快马传讯。

他已经习惯了秦国与赵国的不同之处。秦王虽然会信任在外的将领,但疑心病也很重。自己不能像在赵国雁门郡时一样大事小事一律自己做主,不征求国君意见。他一边做事,一边适时将自己的决定报送给秦王,让秦王安心。

李牧能迅速转变心态,朱襄在他耳边快念出茧子来,也是重要原因。

有时候李牧想,朱襄明明自己对秦王十分放肆,好像一点都不惧怕秦王,但另一方面,又对秦王十分警惕,疑心病说不定比秦王还重,总觉得秦王会害他们。真是矛盾。

不过朱襄所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