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庆典土豆花(1 / 6)

雪和嬴小政到达廉颇封地时,荀况和蔡泽还留在朱襄家中。

荀况瞥了蔡泽一眼,道“你不是说自己学习百艺,只是为了求富贵吗这里危险,你还不逃”

蔡泽没回答。

他自己都有点疑惑为什么不逃,但他确实没有任何想要逃走的念头。

“朱襄看重家人,他一定会回来。”蔡泽转移话题道,“他回来前,我帮他将宅子守着。”

荀况冷哼“他肯定想回来,但秦王会让他回来”

蔡泽道“以朱襄聪慧,他一定会说服秦王。”

荀况狠狠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道“他若被秦王绑走还好,若他真能说服秦王放他回赵国,这才是祸事这竖子,恐怕离开前没有完全说实话”

蔡泽继续沉默。

朱襄在长平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和他们所想的“说服”完全不同。蔡泽已经意识到了,朱襄恐怕还有其他打算。

蔡泽和朱襄平辈相交,比起荀况等长辈,蔡泽更了解朱襄。

“不知道赵王什么时候才会派人来,派什么人来。”荀况骂了几句朱襄后,抚平了自己衣服上的褶皱,讥讽道,“希望他不要太愚蠢,做那杀士之人,让秦王得利。”

朱襄并非士,但他做出了这样的壮举,在七国人心中,已经是“士”。

“士”是出身,也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赏。

荀况坐在寂静的宅院中,等待赵王派人前来。

蔡泽为荀况端来枣干茶后,静静坐在荀况身后。

当门外有马蹄声响起时,蔡泽起身去开门。

走到庭院的小道上,蔡泽仰头看了一眼庭院中最显眼的那颗枣树。

如今又到了结枣的时刻。但因为今年朱襄没有好好打理枣树,枣树结的枣子没有往年多。

“叩叩叩”。

木质的大门响起了重重的敲门声。蔡泽深呼吸,将手放在门闩处。

门扉打开,平阳君赵豹带着焦急神情的面容出现在蔡泽面前。

“奉赵王之命,请朱襄妻和秦国质子政入宫小住”赵豹严肃道。

蔡泽丑陋的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平阳君可有赵王手谕”

长平。

老弱病残被放走之后,赵军总算不用每日都为同袍火化了。

朱襄重新规划了一下赵军的住处。他在赵军营帐正中央空了一片地,搭起了高台。

白起带着冒充幕僚的秦王逛到此处,疑惑道“这高台有何用”

朱襄道“赵人常把丰收时节当年节过。此时正好是年节了。等土豆丰收,他们又要面临离别,所以我想办一次丰收祭典,让他们离别前好好过个年。”

秦王如同长在脸上的慈祥表情崩裂,表情连连变幻,脸色十分精彩。

白起问出了秦王的疑问“他们还是战俘,你让战俘过年”

朱襄疑惑“为何不可这些战俘中有一小半都会成为秦国子民,成为武安君的同袍。武安君不会这么小气吧”

白起“”就算是我的同袍,秦人十月过年,也没见在兵营里过年

朱襄看着白起的表情,恍然“对了,之前忙着打扫战场,秦兵也没有过年。要不一起等土豆丰收的时候,大家都能吃一顿饱的”

秦王忍不住了,他往前跨了一步,越过了白起“你这是何意”

朱襄皱眉“过年需要何意无论在何地,都能庆祝新年。”

秦王上下打量朱襄,见朱襄的疑惑丝毫不作伪。

难道这人还真的只是什么目的都没有,单纯想让赵国降卒庆祝年节,开心一下

若不是现在不能让子楚暴露身份,否则之后没有热闹看,秦王真想把子楚叫来,问问子楚,朱襄所思所想是不是有点毛病

白起道“降卒远离家乡,恐怕没心情庆祝丰收。”

朱襄摇头“正因为他们很苦,远离家乡,所以举办一次庆典高兴高兴,让他们的精神稍稍放松一些,面对未来时,他们也会积极一些。武安君曾说过,只要兵营不哗变,赵国降卒归我管。我现在所做的事,应该不违背我们的约定。”

白起看了一眼秦王,道“不违背。”

秦王迈开步子,绕着高台走了几圈“你要如何庆祝”

朱襄道“就表演节目”

秦王“”等朱襄回到秦国,他要不要请名医给朱襄看看病

白起道“降卒聚在一起,可能会引起我军紧张。你将庆典流程写成文书,我阅后再办。”

朱襄的脸立刻垮了。他没带多少纸张来,若要写文书,还得去劈木头做木简,把木简烤干,再在木简上写字。

这是写文书吗这是劳役

“是。”朱襄垂头丧气,“我这就去劈木简。”

秦王抓住想离开的朱襄的袖口“等等再去。这几根柱子是干什么的”

朱襄道“舞龙舞狮,在柱子上蹦蹦跳,非常热闹。”

秦王又问道“这堆柴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