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最重视人命。正因为重视,他才打歼灭战。
战俘养不起,难道送回去让他们下次继续和秦军打吗消灭人,比攻占土地更能削弱他国。
但白起虽然每次出战屠人无数,却不是没脑子胡乱杀人。如果弊大于利,他就不会动屠刀。
白起对要不要阬杀赵国战俘之事一直在犹豫,和眼前正在吃豆饭的老者,他的君上已经讨论了许久,一直拿不定主意。
如果不欺骗赵军,赵军就算快要饿死了,秦军想攻破赵军营寨也需要付出伤亡。白起的重视人命,是让敌人灭亡,让己方存活。秦国和自己的名声,与秦军中的将士兵卒哪个重要白起心里已经有了决断,只是还没说服秦王。
歼灭敌人和骗杀俘虏是两回事。秦王本来名声就不好,白起欺骗阬杀赵军,会让他的名声雪上加霜。秦王担心之后英才会不会因此事又不敢来秦国了。
不过秦王是个务实的人。
养不起又不能放回去,犹豫一下,最后肯定还是得杀。名声什么的,秦王认为自己统一六国后,应该就会好起来。
应该。
现在,君臣二人都面面相觑,坐蜡了。
歼灭敌人和骗杀俘虏是两回事,骗杀俘虏和杀有功的降将降兵就更不是一回事了啊
秦王愁得把胡须都拽下来几根“武安君,你说这该如何是好”
白起非常果断干脆“末将不知道。”
秦王又扯下来几根胡须“你都不知道,那寡人该问谁”
白起道“写信问相国”为什么不问问无所不知的范相国呢
秦王瞪了白起一眼,道“书信一来一回都多少日了这之前先把赵军养着”
白起扶额,头更疼了。
秦王也头疼,所以他转移话题“为何赵军会突然哗变就算因缺粮哗变,居然敢斩杀主将,定有缘由。”
王龁道“君上,此事听说和朱襄有关。赵括辱骂朱襄,说回去就杀了朱襄,赵军兵卒就哗变了。”
秦王低头看着自己又拽下来的胡子“啊”
白起刚捡起来的书简又砸了腿“什么”
君臣二人再次面面相觑。
这事和朱襄能有什么关系朱襄不是会种田吗怎么都能让赵国兵卒为他斩杀主将了
秦王拍了白起的背一巴掌“快去打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白起默默叹了口气,起身离开。
秦王端起碗,继续吃豆饭。
军中缺粮,有豆饭吃就不错了,总比麦饭可口。
白起召见了此次赵队哗变的“祸首”伯夫。
伯夫是很典型的平民名字,即“家中长子”的意思。
白起没有轻视没有姓氏的伯夫,先夸赞了一句“身手不错”,然后仔细询问此次赵军投降细节。
伯夫就是那一位游侠儿。
他口才很好,描述的事件细节详尽,绘声绘色。
但白起没听懂。
他反复询问了好几遍,还是没听懂。
直到吃饱了豆饭的秦王跑到他身后冒充他的幕僚家臣时,他仍旧没听懂。
为什么赵括非和土豆过不去为什么赵括辱骂污蔑还要杀了朱襄白起完全不明白。
赵军兵卒会为了朱襄暴起杀主将的事,白起倒是能理解一二。
赵括之前滥杀在军中有名望的老兵卒,虽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在兵卒心中留下了怨恨。
之后赵括优先保证自己的亲兵和良马的食物,兵卒饿得以战场上的尸体为食,兵卒心中积怨已经很深。
现在赵括莫名其妙要把好好的粮食烧了,又莫名其妙要杀在赵国平民中声望极高的朱襄,在有人带领的前提下,赵国兵卒血气上涌,就跟着反了。
不过若此事没有人带头,恐怕赵国兵卒还是会继续忍耐下去吧。
白起看向脸上毫无惧色的伯夫“听你的语气,你和朱襄很熟悉”
伯夫道“我家住在蔺公封地,已经承了朱襄公很多年照顾。”
白起揉了揉太阳穴“那朱襄”
他话还未说出口,司马靳跑了过来“将军赵国派人来说和,请求你放了被围的赵军,还带了很多粮草来”
白起听到“粮草”二字,心头一松,头脑一清。
秦王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来者是谁,难道是蔺相如”秦王还对那个敢威逼他击缶的蔺相如念念不忘。
司马靳道“不是,是朱襄我听赵军一直说朱襄朱襄,没想到竟然是朱襄来当使臣他擅长不是种地吗”
司马靳一得到消息,立刻兴冲冲地跑来亲自报告。
将军君上赵人口中那个特别会种地的朱襄来了
伯夫大惊,手中拎着的头颅落地,赵括死不瞑目的脑袋在地上滚了两圈“朱襄公怎么会来这里赵王一直未给朱襄公官职,怎么会让朱襄公当使臣”
“啊,提前给我们送信的赵人说,赵王放弃你们,朱襄使金贿赂赵国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