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散了,军属安置办的领导便训斥道“看看你们,我规矩才说了几分钟,你们就都忘了在咱们家属院里,你们忘掉规矩规矩,交头接耳、说悄悄话还没事,但待会进了军营,到了其他士兵、甚至领导面前,你们继续这样,只会让人觉得我们军嫂没有规矩,难道你们想给他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吗”
军嫂和孩子们齐声道“不想”
“既然不想,那就给我记住规矩,进去后安安静静的,有事打报告,都记住没有”
“记住了”
两个部门的领导对军属们的精神气还算满意,再考虑到家属院离军营有二三里路,进军营后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礼堂,就没多耽搁,队伍排齐后,就带着大家出发了。
等到了军营,军属安置办的领导再次提醒大家,进去后不要交头接耳,不要东张西望,之后才将名单交给站岗的士兵,带着大家进去。
虽然当了一年多军嫂,但这还真是苏婷第一次进军营,心里挺好奇的,不过因为有领导的嘱咐,所以进去后她不敢太明显地东张西望,只挺胸抬头,在视线范围内打
量能看到的一切。
其实部队跟外面没太大区别,无非是地面平整些、宽阔些而已,房子还是砖瓦盖成的,普遍只有一层,但一排有好几间,看着跟军区小学的教室有点像。
偶尔也能看到列队行走的士兵,都表情严肃,目不斜视,看得苏婷不自觉停止了打量,老老实实地看着前方。
走了大概七八分钟,礼堂到了。
礼堂建得挺大气,虽然才一层,但比一般的两层楼都高,门上悬挂着五角星,气势森严。
因为是入场高峰期,礼堂外面站了不少人,当然不是乱站,而是按团、营、排列出整齐的方块队形,有的队伍还在唱军歌,现场气氛很热闹。
军嫂和孩子们情绪也被调动,有孩子跟着唱起了军歌,但不敢太大声,只有身边的人能听到,大家齐齐朝那些年轻士兵看过去。
走到一片空地,妇联主任让大家停住脚步,原地稍息,又跟军属安置办的负责人商量了几句,才大步走到礼堂入口,询问入场安排。
问清楚后,回到队伍说“大家稍等几分钟,我们六点五十之前应该能入场。”
都到了礼堂门口,演出肯定能看上,因此大家都不着急,高高兴兴地应了声是,继续看前面队伍唱军歌。
六点五十,轮到他们进场。
礼堂里面挺大,能容纳近两千人,留给军嫂和孩子们的位置虽然不在中间,但挺靠前,离舞台很近。
坐下时大家都有点兴奋,忍不住小声说起悄悄话,但刚起头,就被两个部门的人制止了,大家想起来之前军属安置办领导说的规矩,赶忙闭上嘴巴,又往中间看去。
今天来看演出的是岸防部队和后勤的人,当然,从军装上看不出来什么,军官都是上白下藏青色,年轻士兵都穿着有飘带的海军服。
有些士兵也在瞄军嫂和孩子们,他们在部队挺难见到小孩子,但也不敢瞄得太明目张胆,都有纪律呢,而且领导都坐在最前面,不敢太放肆。
随着观众们陆续就位,后台也到了最忙碌的阶段,团政委把第一个节目的演员聚集到一起,给他们加油打气。
开场节目好不好,往往能决定一场演出能否成功,因此主角通常是团里演的最好的,配戏的其他演员也都实力强劲。
往年徐芝芝都是开场节目的主角,但从今年开始,只要冯静身体没问题,主角就是她,而徐芝芝,要么给她配戏,要么不参与开场节目。
徐芝芝选择不参与,她不想给冯静配戏。
因此,团长给他们加油打气时,徐芝芝站在后台角落里,抬着头,目光冷冷地看着演员中间的冯静。
冯静察觉到了徐芝芝的目光,却没太在意。
她四年前进的文工团,明明嗓子、舞蹈功底乃至身高长相,样样都比徐芝芝出众,却因为资历问题,以及领导想磨磨她的性子,前两年一直在演配角。
直到两年前,也是在来平川岛演出前夕,她才在一个不太重视的节目里,首次担任主角。
徐芝芝得知这件事后,怎么说的来着
她说“她也就配在这种节目里当主角了。”
冯静永远记得徐芝芝在说这句话时,不屑的表情和语气,而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了她努力的动力。
她相信,这个节目只是她的,而不会是终点。
她要让徐芝芝,后悔没将她放在眼里。
她成功了。
在平川岛演出的第一天,她的节目就大放异彩,她让所有观众都记住了她,更让文工团的领导认识到,她已经有足够的,担任主角的能力。
但她没想到,她很快会迎来事业上的最大危机。
赵政委的妻
子是冯静拐着弯的表姐,当初她考部队文工团,就是听从了表姐的建议,因为感激,演出期间她抽空上门探望过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