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十万之众(3 / 4)

面。ata

厨子见卫长君坐下,他回厨房把饼全拿出来,然后继续和面继续蒸。ata

此地除了卫长君的小厨房,还有两个女子厨房和四个男子厨房。这里就是男人在一块用饭的厨房,有五六百人。一人一个炊饼,一天也得五六百。猪和羊以及鸡鸭鹅都还小,没有荤菜,成天劳作的人吃的又多,除了菜只能吃饼,毫不夸张的说,每个厨房都得从早蒸到晚。ata

赵破奴等人不敢碰筷子。他们被迫随着匈奴到处迁徙的时候玉米和红薯还没种到边关,以至于认为黄黄的饼是糜子面做的。糜子亩产很低,远不如小麦,一石左右,糜子面自然比面粉贵。ata

卫长君拿起一个递给最年少的赵破奴,“吃啊。”又给他一个勺子和一双筷子,“先喝点蛋羹润润喉,然后再吃瓜菜。”指着黄瓜,“离边关远,没多少吃的,别嫌弃。”ata

十来个人面面相觑。ata

最为年长的男子试探着问:“大公子平日也这么吃”ata

卫长君点头,又给他一个玉米饼。男子小心翼翼接过去,近距离一看发现不对,这好像不是糜子面,比糜子粗,“跟糜子面挺像,这是小米面吗”ata

卫长君:“玉米。你们过来的时候应该有看到,长得有人那么高有点泛黄的庄稼。”ata

众人听匈奴说过“玉米”,也有幸见过。听说可以煮着吃蒸着吃,匈奴把整个玉米棒子扔砂锅里煮半天依然硌牙,气得全扔了。ata

他们当中有人偷偷捡过,吃起来确实很费劲。捡过玉米的老丈忍不住问,“不是一粒一粒的吗”不待卫长君询问,他就说匈奴抢过这东西。ata

赵破奴点头:“我还听匈奴骂,骂我们同袍疯了,好好的小麦糜子不种全种这些。”ata

卫长君很想笑。随后跟他们解释玉米粒揉下来才能磨成粉。匈奴抢去的肯定是老玉米,盖因玉米鲜嫩的时候正值三伏天,他们不敢长途奔袭几百里抢玉米。鲜玉米在地里,匈奴也没心思掰。然而老玉米煮粥也得磨成玉米渣,否则煮出来没法吃。除非像磨豆浆一样煮玉米汁。可惜匈奴不会磨豆浆。ata

卫长君给每人拿一个玉米饼,叫他们喝鸡蛋羹,然后同他们说,除了玉米还有红薯。这两样很高产,一人种二亩地,一年的口粮就出来了。他又言如今关中也跟十年前不一样了,没有豪强和贪官或藩王的地方几乎人人都能吃得上饭有衣穿。ata

赵破奴等人听得目瞪口呆。ata

卫长君指着鸡蛋羹:“这个乡民不常吃,但在乡间玉米面饼真是寻常物。”随后又叫他们快吃。ata

赵破奴等人这才敢大口大口吃饼,小心翼翼地挖鸡蛋羹。ata

卫长君见他们放松下来,漫不经心地问:“去病说你们是从匈奴王庭跑出来的”ata

众人下意识点头。ata

卫长君又装作很随意地问:“见过匈奴王”ata

“咳”ata

好几人同时呛一下。ata

卫长君确定他们见过,保不齐近距离接触过,“别慌。我弟卫将军也见过。在匈奴那边不易吧不必担心大伙儿因此厌恶你们。张骞听说过吗早年陛下派去西域的人。在匈奴那边十来年,比你们还久。前些日子回来了陛下很是高兴。”ata

然而几人依然互相看了看,像是有话要说又不敢说。ata

卫长君见一个男人手中的饼快没了,又给他一个。对方抬眼,对上卫长君温和的笑脸。ata

如果一个人长相凶悍,那心地善良如圣人。与他有过几面之缘的人也很难相信他是好人。长相俊美人待人和气,卫长君乃皇后兄长,皇亲贵人,却与他们同坐在地上的垫子上,纵然阿奴没提过他是君子,也叫人忍不住卸下心防。ata

最为年长得有三十五六岁的女子朝外看一下,确定没别人仍然有点不安,“陛下见到那个张骞真的很欣慰”ata

卫长君点头。ata

赵破奴好奇地问:“不担心他变了吗”ata

卫长君笑道:“张骞又不是太尉,他就是变了又能做什么是可以弄到长安城内和周边布防图,还是有机会打开城门放匈奴进来亦或者收买朝臣”顿了顿,“朝中三公九卿哪个差钱匈奴只有牲口或粗糙的器皿和皮毛。穿惯了绫罗绸缎,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可不稀罕这些。”笑看着他,“就说你,晚上敢跟匈奴通风报信吗”ata

草原上有狼,赵破奴不敢。ata

年长的男子问:“不担心我们一路上留有痕迹,匈奴找过来”ata

“晚上有骑兵巡逻。”卫长君提醒他,“多亏你们提醒,我会叫他们带上长长的套马杆,像耙子耙地一样搂一遍。”依然眼中盛满笑意看着他们,“还有什么问题吗”ata

众人没了。ata

卫长君转向中年女子,“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同我说。”ata

那女子不由得看年轻美艳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