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人家呢。”
丈母娘又道。
小夫妻脸一红,廖桂兰小声说“我们商量过后再封的,三块六。”
也算是掌厨红包比较高的了。
“这还差不多。”她娘表示满意。
这边的封映月刚洗了澡回家躺下,唐文生拿出红花油,给她揉按胳膊“辛苦了,阿月同志。”
拆开红封的封映月咯咯地笑“不辛苦。”
元蛋已经躺下了,正翻着身在那玩儿。
唐文生给封映月按了半个小时左右,封映月觉得浑身舒服,示意他别按了,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
“我想奶奶他们了。”
元蛋扒拉着封映月的手道。
唐文生闻言扭过头说“等过几天我休息送你回去。”
“好”
元蛋咧嘴一笑,封映月摸了摸他的小光头,小孩子头发长得挺快的,才剃头几天呢,就已经摸着刺手了。
不等唐文生把人送回去,唐二哥就来接人了。
元蛋坐在他的臂弯上,抱着他的脑袋蹭来蹭去的,不停唤着二伯。
“好好好。”唐二哥呼噜了一下他的脑袋,对挽留自己吃午饭的封映月道“我是坐队里的牛车来的,队长过来办事儿,办完就得回去,顺道就走了。”
于是封映月便收拾了一些吃食,请他带回去。
“娘,我下次再来看您。”
元蛋牵着唐二哥的大手对封映月道。
“好,回去后听爷爷奶奶伯伯伯娘还有小姑姑的话。”封映月弯下腰笑道。
“嗯嗯。”元蛋点了点小脑袋,跟唐二哥走了。
赵大嫂和她一道趴在阳台上往下看,唐二哥不让封映月送,又不是外人,怎么随意怎么来就是。
他这次来还背了不少柴火和菜来呢。
“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想他们也是难免。”赵大嫂感慨道。
“是啊,只要他过得开心,懂得心疼老人伯伯们,就是非常好的事。”
封映月点头。
唐二哥还送来了老家晒干的菌菇,这东西炖汤好喝啊。
封映月脑子里不免出现了小鸡炖蘑菇这道菜。
跑去农门市场一看,没有卖鸡的。
于是便跟布坊的婶子打听。
对方笑眯眯地说道“你要多大的我家就有。”
“怎么卖”
封映月先问价钱。
“八块钱一只。”
封映月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溜了。
她出门时就跟田婶子打听过了,鸡的价钱无非就是过年那段时间贵一些,五毛一斤左右,平常时候没有那么高,只有三毛。
这婶子一张口就是八块钱一只,当她是冤大头啊。
封映月拿出一些菌菇,就这么打汤,味道一样鲜美。
这事儿封映月也没跟人说,唐文生却在第二天傍晚回来时,带着一只用布袋装着宰好的鸡。
“内脏送帮忙杀鸡的人了。”筒子楼里杀鸡弄得味儿重,不好,所以唐文生一般喜欢请人弄。
“多少钱一斤啊”
封映月瞧了瞧鸡,大概五、六斤重。
“两毛钱一斤,不过这不是土鸡,叫洋鸡,喂的东西都差不多,味道比土鸡差一点,现在还没到过年,卖鸡的人比较少。”
唐文生解释道。
“那也很好了,你明天休假吧咱们吃半只,送回去半只”
转念又想他们两个吃半只是够的,家里那么多人呢,半只估计不够。
“不用,一起炖了,我已经请对方明天一早再给我宰一只。”唐文生笑道。
一听这话,封映月也高兴“那我就炖了。”
结果在唐文生处理鸡肉的时候,李婶子瞧见了,回头就跟人说“元蛋刚被接走,她就让小唐同志买鸡回来炖,瞧瞧,这不是亲娘啊,就是待见不得孩子,平日里装得那么好,结果呢”
第二天封映月跟唐文生一道回老家的,下午回筒子楼,就见好几个婶子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儿,王大嫂上来给她送娘家给的山梨,顺带就提起这个事儿了。
“那姓李的真不是个东西嘴碎得厉害,到处跟人说闲话,可讨人嫌了我今儿碰巧听见了,直接骂了回去,自己女儿出嫁的时候,人家男方送来了十斤肉,想着席面能好看一点,结果她藏了八斤起来
“亲娘都干出这种事儿了,还好意思说别的”
李婶子被怼得面红耳赤地离开。
封映月面不改色把从老家带来的东西一一放好,对担心自己的王大嫂笑道“这做后娘的,哪里没有一点闲话。”
正说话呢,张大嫂跑过来了说“映月啊小唐同志可真厉害那些话直接打了李婶的脸”
原来在下面擦洗好自行车,停放好上楼的唐文生,被三楼的刘三婶拉着低声说了几句话,于是上了五楼后,便正站在李婶家门口,大声地请对方出来,自己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