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之事朝堂上争执不定。
而此时,也不知是何人走漏了风声,百姓得知渝州知府段承运是贤贵妃娘家人,骂声逐日喧嚣尘上。甚至有人大骂贤贵妃是妖妃助纣为虐,不堪贤德之名。
贤贵妃听后,又是狠狠气了一场,并在皇帝面前抹眼泪直呼冤枉。皇帝不忍,不仅好生赏赐了番贤贵妃,还连着三日留宿其宫殿。
如此举动,顿时令众人看不懂了。
夜幕沉沉,景王府书房。
幕僚道“殿下,依属下看,我们的计划恐怕得提前。”
“不可。”顾景尘出声。
“为何”幕僚道“此时不一举出击,待贤贵妃固宠后,我们恐怕再难有机会。”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还得等一等。”
“还等什么”
少顷,萧韫开口道“顾丞相言之有理,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眼下局势,按理说贤贵妃一党已经岌岌可危,他只需再耐心几日,便可光明正大涉足朝堂。
可如今,皇上态度模棱两可,似乎有意对贤贵妃娘家人做的事既往不咎。
旁人不理解此举,但萧韫却看得清。
无非还是平衡朝堂罢了。今日贤贵妃一党被打压得快喘不过气,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又岂会容许旁人一家独大
只不过,眼下形势确实于他不利。
思忖片刻,萧韫道“再等一等。”
幕僚见萧韫和顾景尘两人老神在在坐着,却是心急得很。
“顾丞相,我们到底等什么”
“等东风。”顾景尘淡淡道。
他打量了眼萧韫,也暗赞景王实在沉得住气,连他都有几分快坐不住了。
变数太多,谁也难保证宫里的那位在想什么,有时候需要乘势而进。
如今势头虽猛,但还差点火候。
“火不够旺,”顾景尘道“再等一股东风。”
“什么东风哪里来的东风”
“现在没有,制造一番就有了。”
就在贤贵妃承宠没多久,某日,突然传出三皇子在城外打死难民的事。
这件事,顿时令短暂安静的朝堂又起轩然大波。
三皇子此前因涉嫌刺杀景王,被皇帝禁足半年。而如今才过去两个月,却出现在城外,还惹出了打死流民之事。
后来才得知,原来三皇子禁足期间并没有安生待在府邸,而是带着爱妾经常出城游玩。
前日,正是三皇子跟爱妾骑马归来的路上,遇到了几个流民。
那几个流民是刚从常县过来的,已经饿了多日,见了三皇子的马车便不管不顾拦下要吃食。
三皇子的爱妾何曾见过这样的情况,被吓得花容失色。因此,三皇子一怒之下让人把流民打死了。
此事一传出来,百姓的怒气像鞭炮似的炸开。
沉寂没两天的御史台又开始猛烈地弹劾,不仅三皇子,连同贤贵妃也弹劾了进去。
这下,贤贵妃真是气急攻心,病倒了。
她头上绑着块抹额,一盏热茶生生地砸向三皇子“你诚心要气死我”
“母妃,我”三皇子此时也是百口莫辩。
他的确出了城,也的确带着小妾,那几个流民他只是让护卫撵走而已,竟不想,护卫下手重,闹出了人命。
“我知你蠢,竟不知你这般蠢”贤贵妃气得口无遮拦。
这几日为了伺候皇上,她放下身段学那些不入流的把戏,也累得不轻。
眼看着快把皇上哄好了,竟不想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又闹出这事来。
眼下是什么情况
若是平时几个贱民而已,死就死了。可如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她真是没有精力再收拾这个烂摊子。
如此,贤贵妃在宫殿打骂了一番三皇子后,对外宣称闭门养病。
此举有卖惨嫌疑,只不过三皇子打死流民是以挑衅百姓,禁足期间出城更是挑衅龙威。谁也帮不了他。
于是,皇帝很快又下了道圣旨,减三皇子封邑,并把他扔去皇陵反省。
直言,何时悔过了何时再回。
尽管如此,百姓讨伐之声犹未平息,就在皇帝头疼之际,中书省左丞上了道折子,推举景王为此次赈灾人选。
这奏折是当堂扬声念出来的,念完后,奇迹般地没人反驳。
由顾丞相带头附议,跟着陆陆续续金銮殿下跪了一大半人也跟着附议。
再之后,皇帝思忖了半日,于傍晚宣召景王入宫。
父子俩难得地吃了顿晚饭,也不知期间说了什么。第二天,皇帝下旨任命景王为此次赈灾钦差,即刻前往渝州安抚百姓。
至此,被废黜了三年的前太子萧韫,又以这样醒目而耀眼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萧韫忙完回到澜苑径直朝书房走,陈瑜跟在身后禀报事情。
“户部已经派人来说都准备好了,还将账册也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