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安南这些属国,已经成为正式的附庸,那倭国就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时代。
实际上也不只是倭国。
南洋的占城,渤泥,真腊,三佛齐这些实际上都已经进入半殖民地时代。
大宋
实际上是大明,在海外的商人都挂大明旗帜,因为大明的制度和大宋略有差异,大宋实际上是以民兵均田制为基础,加上商业中心城市的组合,但大明是完全自由资本主义,各地全都是公社制,也没有任何工商业禁制,本来就全都是王跃的手套还要什么禁制
但大明商人在大宋和各属国待遇是一样的。
而且南洋的舰队也是大明海军。
南洋各国都很清楚这个旗帜惹不起,所以这些往外跑的商人都挂大明的龙抱日月旗,以大明商人的身份在海外经商。
他们在南洋各地港口自由贸易,享受治外法权,购置产业,搞人才交流,和这些属国的君主贵族勾结,想方设法压榨属国人民,甚至连关税都不交,都是大宋的属国,兄弟一样,交关税是什么意思欧盟都没关税,大明和这些同样的大宋属国当然也不需要交关税,他们的商船去大明也没关税
如果他们能到大明的话。
不过也的确有这些属国的商人去大明,虽然数量不多但的确有,毕竟大明正在像一个抽水机一样,从各地抽走人口。
当然,去大宋有。
但那个不叫关税,叫贡献。
作为属国商人到大宋去,那是朝拜上国,踏上大宋的土地就是大宋皇帝的恩赐,所以他们必须在港口交贡献,剩下贸易该怎么交税就怎么交税。
不过大明商人到大宋贸易没有关税,这是大宋皇帝给大明国王的特权,毕竟大明国王身份不同,此外汉国,奚国,辽国也没有,同样这也都是大宋皇帝陛下赏赐的特权。
这个结果导致了商人们都竞相加入大明,哪怕他们根本不会去大明,也会花钱买些土地券,然后用这些土地券去大明申请一块开荒地,有了这块地他们就成了大明百姓,这是成为大明百姓的唯一方法。不过有了开荒地就得开荒,所以他们也会买几个农奴送去,派个人过去管着,然后开荒种高粱大豆之类,反正也不会亏本,最终这样增加大明的耕地数量。
所以这些年大明的经济真的堪称突飞猛进。
原本最初时候整个大明只有几十万人口,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因为大量移民的涌入已经突破两百万。
实际上加上奴婢数量得两百五十万。
完全就是靠着王跃不遗余力地扶持,为了能让更多人涌入大明,他连终生不纳粮这种待遇都拿出来了,朝廷给民兵的开荒地十年不纳粮,自己拿着土地券去大明开荒的终生不纳粮,直到下一代继承之后再纳粮。不过这样的结果肯定是大明的财政收入不足,不过财大气粗的王丞相也不在乎这个,他在大宋各处产业赚的钱,随随便便拔根毛就补上大明财政的赤字了。
完全就是在吸大宋的血养大明。
甚至为了鼓励大明的生育,连生孩子就给钱这种事都开始了。
当然,这个大家也都理解。
毕竟大明和汉国才是王丞相的亲儿子。
大宋终究不是他的,他在政策上扶持一下亲儿子也无可厚非。
至于辽国,奚国,虽然不是亲儿子,基本上也差不多了,至少也是个假子,假子也是子啊。
更何况亲儿子们也都有重任,大明可是目前顶在对付女真第一线的,因为财力充足,大明王国驻防军和大明王国防卫军已经把战场推进到了松花江畔,明军骑兵和女真骑兵在冬天经常互相越过松花江的冰面袭击。而东线也已经海陆并进攻克保州,然后在那里设立安东府,而且沿着松花江北上进攻,双方把战场都推进到了长白山一带。
当然,主要是为了采人参。
靠着王跃的炒作天赋,大宋的人参正在成为全民追捧的神药,原本这种东西也只是一种较好的药材,但现在已经被炒作的丝毫不比后世逊色,各种真的假的效果充斥各地报纸。甚至居然连一个刚死的病人,灌进去一碗参汤立马起死回生能跑能跳这种夸张的事情,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纸,反正就是吹,再说这时候都是正经的老山参,效果应该还是有的。
毕竟那些有钱人也不是傻子。
这东西到明朝末年基本上就已经被神话了,不完全是炒作,没有真实效果不至于会这样。
当然,不管怎么样,人参价格暴涨导致了武装参客出现在长白山是实实在在的。
就像那些去阿拉斯加淘金的美国人一样,被人参的暴利吸引的大明参客,穿着板甲,拎着三眼铳甚至扛着肩扛式火箭筒,全副武装远涉蛮荒,深入长白山的密林,寻找他们梦想中的宝藏。
这些也是大明新增人口的重要组成,因为想进山林首先得有许可证。
而许可证只发给大明百姓。
所以淘金的参客们同样都得在大明开荒。
而另一个亲儿子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