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五十章(万字更)(5 / 7)

是国内研究了国外的飞机后仿制出来的一款飞机,由于当时条件有限,而各方面的技术也有限,最初飞机国内基本是购买西方国家不要的飞机,然后进行拆卸研究,吃透里面的各种技术之后开始研发。

六几年这个时代,国内的飞机基本是直5或者米8这两款生产比较多,介绍一下直5这款飞机。

直5又被称为z5,它是国内制作的第一款多用途直升飞机,他的出现也被称为东方国家在航空直升机在科研这个领域的开端。

从出来的图纸,到研发,花了不少时间,在研发成功之后开始进行试飞,然后是各方面的测试,最终确定之后大批量生产。

直5主要用于客机型,农林型,航测型以及水上救生型等。

而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还有用直升机喷洒灌溉这块,不少人都喜欢看呢,这可是看飞机的机会。

根据不同的国民和部队需求进行改装,而直5在前几年的时候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彻底停产。

随心年代的变化直5停产之后,国内又研发了直8和直9这两款飞机,比起直5来说直8和直9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各方面的提升,无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方面都大大提升了许多。

至于直8和直9的资料沈莹还没看,主要是张院给的资料并没有这些,而原因十有是这两款飞机是最近两年才生产出来的,为了防止各方面信息泄露,研究院这边也没有具体的资料。

资料看了真么多,沈莹的大致方向还是已经有了。

模型无人机这块沈莹也开始准备起来了,首先是设计图这事儿,然后是材料,材料这事儿科研院这么大地方,应该能内部解决。

无人机还在筹备当中,设备改进的项目已经开始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沈莹作为项目负责人第一天直接召集项目组所有人开会,会议上更是大刀阔斧把组员各自负责的工作领域都安排好了,至于详细的工作安排可以进了实验室之后再看情况安排。

而且,张院那边实验室也已经给安排好了,二号楼的实验室,位置和姜时青的实验室离得不远,这么安排也是方便沈莹和姜时青两人交流沟通嘛。

平时待在实验室有空的时候还能互相交流交流,不过,张院到现在都没告诉姜时青沈莹拿了飞机资料这件事儿。

所以,姜时青听说沈莹实验室安排下来的时候还高兴呢,特意找到沈莹说有空可以一块交流交流,实验室挨得近,有什么需要帮忙吱一声就行。

被蒙在鼓里的姜时青还不知道,他这千辛万苦从汪竹泉手上挖墙脚过来的学生已经在准备爬墙了。

是的,爬墙。

不是别人挖墙脚,是沈莹自己爬墙出去了。

从器械专业这块想要跑路到人家研究飞机那个专业去了。

简单来说就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项目开始后,一切顺利,沈莹每天大部分时间待在实验室,回到宿舍之后还要熬夜搞无人机的设计图,看张院给她的那些资料。

一忙起来,感觉时间都不够用了,沈莹开始想着一天要是能有48个小时就好了。

年轻人虽然底子好,熬夜时间久了黑眼圈照样戴在脸上。

这天中午,沈莹五点多往食堂钻的时候碰到了同样早起的姜教授。

瞅着沈莹那黑眼圈,姜时青就忍不住了。

“沈莹啊,不是我说你,好歹是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多少得注意点形象啊你看看你这黑眼圈都挂好几天了,你每天回宿舍做贼去了还有我听说你在实验室待的时间也挺长啊,你这样下去不行的,再这么下去指不定哪天倒实验室了。”

“最近有点忙,过完这段时间就好了。”沈莹笑了笑,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然后问一句“真那么明显啊”

“还说呢”姜时青反问一句,瞥了一眼过去,“悠着点。”

“知道知道,我今后注意,毕竟狗命重要。”猝死她不想再来一次。

“哈哈哈,什么狗,我还头一次把自己说成狗的。”

“我啊,累成狗的那种。”沈莹伸手指了指自个儿,自我调侃了一句。

“哈哈哈哈”姜时青又被逗笑了。

这孩子,果然还是个孩子呢,有那么一点点幼稚。

“最近几天项目怎么样,那个蒋庆没给你找事儿吧”姜时青还是挺关心沈莹项目那边,当初设计图是他收过来的,项目虽然给沈莹自己带,但是进度他还是很关注的。

这设备改进项目里边的利益可不是一点半点,根据沈莹当初改进之前的说法,设备改进之后的效果那是不用说啊,超越原本设备本身的各种功能就不说了,还能在效率方面得到改进,里面包含的技术可是他们东方国自己的,技术这块是重点啊,重中之重。

设备这块他们技术还不如西方国家成熟,一直都是进口国外设备,如果沈莹这个项目成功的话,那就是说这款设备他们不用再进口了,根据改进后的自己批量生产就行了啊。

开玩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