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着也怪恶心人的,还容易被人转移了方向,就不好动手彻查了。
顾凝宸直接就杜绝了这个可能,还让御医跟着。
有心人再说她对这些常在不好,也挑不出毛病来了。
德妃听着顾凝宸有条不紊说着这一件件的安排,沉稳周到,丝毫没有错漏之处,心下不由惊讶。
她一直觉得顾凝宸在后宫很是安静,后来当了贵妃,也只最后看看拍板而已,除了显露出算数和机械方面的天赋,对宫务之事不太感兴趣,兴许也不会很擅长。
如今德妃才发现是自己想错了,顾凝宸不是不擅长,她只是不做罢了。
但是如果顾凝宸做了,她就做得不比任何人差,甚至更好。
应该说顾凝宸把每一环都考虑到了,丝毫不给人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这果断和雷厉风行的手段,德妃看着熟悉,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康熙平日的作风吗
该说是近朱者赤,还是顾凝宸原本就是这样的性子
平日顾凝宸不动声色,只是因为没有惹着她,也就看着云淡风轻的模样了。
但是一旦动了她的软肋,那么顾凝宸反击起来的手段就绝不会给对方任何一丝翻身的机会
顾凝宸继续道“杜常在这些年在永和宫深居简出,跟其他人来往不多,宫女说她托小太监采买东西的次数也少,只有三四次,我已经让人去查宫门的记录。”
德妃听得咂舌,她还真不知道住在永和宫的几个常在跟谁来往,又去哪里采买。
后宫要买东西,要么内务府那边采买,要么就只能托可以出宫的太监办差的时候顺道带回来。
内务府那边买自然更方便一点,品质也更好。
对手头阔绰,品级又高的嫔妃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比宫外的样式也更多更好。
但是像常在这种品级不高,年俸就不高,娘家人也不给力的,想要梳妆打扮好看,内务府的买不起,就只能托太监去宫外买了。
虽然品质不如内务府的那么好,胜在便宜一些。
一些老师傅的手艺需要提前预订,还得很久才能拿到,她们只能托太监跑腿,就只能买成品了。
起码能戴的出去,样式也凑合,毕竟份位不高,不必太出彩,不然反倒不妥当了。
除了首饰,胭脂水粉这些也能在宫外采买。
这种平日都要用的,消耗大,便宜一点,也就能花用少一些了,也是很多位份低的嫔妃喜欢托太监出去采买的缘故。
此事不算宫里的秘密,后宫倒也不至于让位份低的嫔妃连托人买胭脂水粉和首饰都不许。
内务府又不是善堂,给不出钱来,自然是不可能给好东西。
总不能最后让位份不高的嫔妃连首饰都戴不起,胭脂水粉都擦不起那么寒酸吧
索性德妃也没留意这个,顾凝宸就直接从宫门查起。
毕竟要一个个去问这些嫔妃托了什么人买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买的,买了几次,她们哪怕想说真话,却也记不清楚。
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一时兴起要买东西,还要记得哪个月份哪一天买的呢
甚至托的哪个太监,这些嫔妃可能自己都不清楚,毕竟这托的肯定是让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带钱找人。
谁那天出宫就找谁,或者让宫女和太监找个熟悉的太监,等对方什么时候要出去办差的时候带。
也有几个嫔妃一起凑个跑腿费,然后一起托一个太监去采买。
从宫门入手,那就要清晰明了。
这些太监出宫必须带腰牌,也需要在宫门给侍卫登记。
哪一天哪个时辰出去,什么时辰回来,是哪个宫当差的太监,出去办的什么差事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顾凝宸之前跟康熙说要她亲自来,康熙允了,却也变着法子来帮忙。
这个宫门的记录当然不是后宫嫔妃能看的,但是康熙发话,自然而然就送到重华宫来了。
但记录的只是太监出去办差之事,还得结合后宫托人采买都是私下来,却没有放在明面上,另外还得查一查。
又得去问后宫嫔妃托人采买的都是哪个太监,工作量实在太大。
哪怕增加人手一个个打听过去,也需要很多时间门,还容易记错而混乱。
顾凝宸解决的法子就很简单粗暴,就是让陈女官帮着筛选一番,把今年出宫办差时辰最短的几个太监找出来。
这工作却不难,就是有点费眼,陈女官麻溜接过去,花了一晚上的时间门看得眼睛都要花掉了,就找到了三个出宫时辰最短的记录。
很巧的是,居然都是同一个太监。
虽然办的差事不一样,他却是比谁都要早回宫。
顾凝宸当机立断,立刻问过康熙,把这个太监找出来直接送去慎刑司了。
康熙二话不说就让李德全去办了,这太监还想反抗,甚至嘴里含着毒囊。
幸好李德全是个机灵的,一进去就立刻让侍卫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