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三更合一(4 / 6)

的难处。

这也算是给康熙一个警惕了,不要只培养一个儿子,要是这个儿子出什么差错,其他儿子都养废了,后边就是个烂摊子,根本就收拾不了。

康熙看过后只挑眉,他跟波兰国王的想法不同。

不管以后小太子会变成怎样,或许跟波兰国王的长子那样拎不清,但是其他儿子,康熙从来就没有养废的想法。

都是他的儿子,自然都要培养起来。

哪怕不是继承人,这些儿子以后也会在各个领域里面成为人才,再成为康熙的帮手,或者以后储君小太子的帮手,大清的栋梁之材。

只为了给储君铺路,养废其他儿子,这不跟自断双臂一样吗

其他的儿子难道就不是儿子了,不值得培养了

如果担心以后这些儿子太优秀会打起来,就要把儿子一个个养成废物,只会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一个劲挥霍却不事生产,那就没资格当他康熙的儿子

哪怕这些小阿哥不是皇帝的儿子,只作为一个父亲,出去后别人指着他的儿子说这是个什么都不会的废人,子不教就是父之过了

康熙想了想,把自己的想法给波兰国王写在回信里面。

虽然都是国王,也都是父亲,不过对儿子的想法是截然不同了。

四阿哥给六阿哥送了一顶羊毛线帽的事,不知道怎么传到御史的耳中,早朝的时候就上蹿下跳觉得四阿哥这是做了妇人之事,被定贵妃给教坏了

哪怕宠爱弟弟,送书册也行,等六阿哥长大后就能看了,四阿哥怎么能半夜偷偷织羊毛线帽

这话康熙就不爱听了,怎么四阿哥亲手织羊毛线帽给弟弟,作为一个兄长的礼物,不是出钱随便买个礼物来送,而是特地做的,有什么不好吗

康熙反倒觉得四阿哥是真的喜欢六阿哥这个弟弟,才会努力挤出时间来做这个礼物,还一点都不耽误学业。

要四阿哥本末倒置,为了做礼物还耽误了学业,康熙才会不赞同了。

如今他这孩子不大,却安排得很是周到,哪个都没耽误,给弟弟做的礼物又如此用心,康熙欢喜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四阿哥不好

他没觉得不好,自然也不乐意别人说自家儿子的不好了。

御史还牵扯到定贵妃,跟她有什么关系

又不是顾凝宸非要压着四阿哥做的礼物,而且她教导四阿哥多年,让他如此兄友弟恭,反倒是教得极好了

王谈同情地看了一眼那个上蹿下跳的御史,看着很年轻,估计进入朝堂没多久的愣头青。

也是之前康熙血洗了朝堂,换了一批年轻的官员上来。

其他各部的官员还好,都是老老实实考进来,确实有本事,加上对上峰也不敢如何,乖乖听话办差,就没那么多幺蛾子。

御史这方面就不一样了,都是各自为战,老御史一般也不会带年轻御史。

很多御史都是靠自己出头的,靠的就是自己这张嘴的本事。

不过老御史也被康熙撤掉了不少,余下的大多比往日要沉默得多了。

难得有个愣头青跳出来,其他人都有点目瞪口呆,看着这御史的眼神出奇的一致。

康熙还没发话,愣头青就察觉不对了,怎么没一个人附和

别说附和的人了,就是周围的大臣看着他的眼神居然一模一样,一个个都透着同情和幸灾乐祸和等看好戏。

愣头青傻归傻,显然没傻到家,立刻就闭嘴了。

不过他这时候闭嘴也太晚了,康熙看着这年轻的御史就道“朕记得宫里修补缂丝衣裳的匠人就是男子,什么时候男子还不能做手工了你说四阿哥做妇人之事,这就不对了。”

“四阿哥兄友弟恭,定贵妃教得好,不该夸赞才是”

寥寥几句话下来,显然康熙一句话都不赞同这个御史,其他大臣一听就纷纷附和起来。

“就是啊,四阿哥如此照顾六阿哥,兄弟感情深厚,是定贵妃娘娘教导得好。”

“对,四阿哥是个孝顺孩子,听闻定贵妃娘娘坐月子的时候,他隔三差五去探望,隔着门问候,还去看六阿哥,又亲手做了礼物送给六阿哥这个弟弟,是个好兄长了。”

大臣们好话不要钱地往外扔,让御史更尴尬了。

他好不容易熬到早朝结束,就赶紧低着头往外走。

只是年轻御史走了几步,就被人拦下了,对面的人笑眯眯道“有劳御史大人跟咱们走一趟了。”

这去的自然是大理寺,问一问这愣头青御史是不是被人指使,才在朝堂上胡说八道。

回头大理寺问完,递了口供的折子到宫里来,康熙看过后只嗤笑一声。

这御史竟然是为了能尽快出头,知道康熙宠爱定贵妃,一牵扯到定贵妃的事,肯定会对他有所关注。

如果顾凝宸知道的话,她就明白这位御史想要出名,黑红也是红了。

他估计听了不少前辈的故事,反正上蹿下跳胡说八道的话,作为帝王就该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