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更合一(4 / 7)

三个字的“皇阿玛”他暂时还叫不出,起码不止有一个“玛”字了。

四阿哥如今说话跟一般孩子一样,没什么问题。

这年纪的孩子说话就是一两个字往外蹦,再长大一点,才能说完整的句子。

不过看得出这个四儿子很聪明,听过的能记住。

比如大阿哥背书的时候又错了,四阿哥就能听出来,还会重复喊着“不对”“不对”,叫徐太傅忍俊不禁。

徐太傅憋着不敢笑,免得大阿哥要气哭了,还可能迁怒到他头上去。

大阿哥心里十分郁闷,毕竟四阿哥才丁点大,怎么比他还厉害,就知道自己背书不对了呢

康熙倒是觉得因为最近学的一篇,徐太傅说好几遍,大阿哥和二阿哥要念一百二十遍,然后开始背诵。

反反复复只读背这篇文,四阿哥也就记住了,换做别的估计不可能听一两次就记下来。

不过这样已经让康熙十分惊喜,寻思着早点让四阿哥上学。

大阿哥是六岁上学的,二阿哥是五岁,四阿哥他琢磨着四岁就能去了。

顾凝宸觉得这孩子也太惨了,后世六岁才上小学,四阿哥这可能四岁就要上了。

这个岁数就该是幼儿园,玩儿的时候。

还得大清早爬起来去尚书房上课,实在太可怜了。

顾凝宸想劝一劝,都不知道从哪里劝起。

康熙倒是看出她的心思来,笑着道“你这也太宠着小四了,放心,要是他年纪太小不适应,那就晚一年再去。”

他也不至于那么不讲情理,让四阿哥早早去上堂,要他不适应哭鼻子还逼着人上课,那倒没必要。

反正提早了,到时候不适应晚个一两年也不算迟。

康熙和顾凝宸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奶娘已经聪明地牵着四阿哥回去后边歇息了。

康熙笑着道“朕的田地已经长起来了,长势还不错。说起来,保清和保成种的也不错,大部分的苗都破土而出了。”

没出的自然是没养好,死了一小部分。

不过两个孩子年纪不大,辛苦伺候一小块地,大部分能长出来就不错了。

顾凝宸深以为然,毕竟她别的还行,种植这方面是真的不可以。

连仙人掌都能养死的人,她的研究方向从来就不包括植物。

顾凝宸的中学同学里头就有一个考上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方向是培植更大更甜的南瓜品种。

同学小心翼翼反复育苗,终于选定了最优的几个南瓜苗种下,只有其中一株结了一个果。

还没等她欣喜若狂,打电话刚跟顾凝宸说了这个好消息,第二天就被隔壁同学培养的优质走地鸡给吃掉了那个小南瓜。

也就是吃掉了她的毕业论文,于是这同学就毕不了业,得重修一年,于是一气之下就把那只罪魁祸首走地鸡偷偷捉回家炖来吃。

顾凝宸后来想想,岂不是另外那位同学的毕业论文给同学吃了,也毕不了业吗

自从听了同学的悲惨故事,她是打定主意绝不修动植物这类的培植方向,毕竟风险实在太大了。

如今这个年代风险就更大了,种地可以说是靠天吃饭。

天气好了,风调雨顺,收成就好。

反之就惨了,可能辛辛苦苦一整年然后颗粒无收。

毕竟无法控制天气和温度,忽然冷了,或者下暴雨,收成就变得惨淡起来。

不像是在实验室或者大棚内种植,在可控的范围内。

当然如果像同学这样,被隔壁同学的毕业论文走地鸡吃掉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小南瓜,那只能算是不可抗力了。

顾凝宸胡思乱想了一会,对康熙说道“皇上,我对种地之事是真的不太擅长,要是让我种的话,可能苗都要死光了。”

康熙还是第一次知道她有如此不擅长之事,不由笑道“这有什么,种地这样事交给朕来就好,倒也不必劳动到你。”

要是这世道差到要后宫嫔妃,尤其要顾凝宸自己来种地才有吃的,那康熙这个皇帝当得也太糟糕了一点。

虽然康熙觉得她是谦虚了,每次顾凝宸说自己不擅长,最后不也挺擅长的

于是他就让李德全送来几个红薯和土豆,叫重华宫的两个小太监,小金子和小银子帮着垦了很小的一块地。

康熙是怕顾凝宸累着,不敢开垦太大的一块地,免得她一向认真,真的亲自种上一大片,累坏就不好了。

所以这块地小到什么地步,顾凝宸比划了一下,感觉就她的四五个巴掌大,撑死六个巴掌,不能更多了。

两个小太监人小,这么小一块地里里外外垦了一遍,特别认真。

连坑都挖好了,顾凝宸连切块都不用动手,金桂和月莹就帮着弄了。

唯一她要做的,就是把切块的红薯和土豆放进水里养几天,看着出苗了,再亲手放进坑里。

填坑也不用顾凝宸来说,两个小太监就抢着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