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去当兵了。”
众人也都是点头同意。
说句老实话,军队就是所有疍家人的恩人。
所以他们不介意没有工钱,只为帮军队运输货物。
如今宜兰像吴大海一样的远洋捕鱼船有很多,他们之前都是一家一户一个小渔船,后面光复军来了之后。
他们将家人全都安置在岸,自己就找几个亲朋好友,合钱租借了一只大型的渔船,去更远处的海域捕鱼。
赚到的钱大伙儿一块分。
吴大海只是占大头,而且年纪也比众人都要大,所以他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远洋捕鱼船的船长。
也被人称之为船佬大。
翌日,他们二话不说就准备到码头,帮助军队运送物资。
却没想到带有同样心思的人,可不仅仅只有他们,大量的渔民也都同样在码头聚集起来,扬言要帮军队运送物资,让他们早日打赢这场仗。
一时间军队的人,被他们的热情感到一丝错愕。
一名士兵长站在他们面前柔声说道“你们的情谊我们记住了,但前方危险,前线经常有倭寇船袭击,
你们手无寸铁,容易成为他们屠戮的对象,万分危险,所以你们的心意我们就收下了,但如此危险的事情,还是莫要做。”
众人听闻内心有一丝感动。
但许多大汉依旧不愿离开,几个人大声的说道“你这就是看不起我们了,我们人多力量大,还会怕这些倭寇
大不了我们这些渔船组织起来,能够成立一个渔帮,要是哪里遇到了倭寇,咱们蜂拥而,老子就不信他们敢挑我们众人”
那大汉喊得是声嘶力竭,面红耳赤。
其他人也被鼓动得热血澎湃,热气涌,旁边不断叫嚣着“就是我们与倭寇打交道这么多年,可没有怕过他们,
当年老子的叔父就死在他们手中,要不是家中有妻儿,老子现在就当兵报仇”
“对呀哪有军队在前方拼死拼搏,我们这些人在后方安逸生活的道理。”
众人依旧不肯离开,不断叫嚣着要与倭寇开战,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要是军队不答应他们,他们索性就赖在了此地。
顿时军事码头的官兵一阵无奈,一阵感动,最后在本地组成了营级以的委员会,商量之后便同意了这样的做法。
而这些带头的渔民船佬大。
也纷纷地组织起了渔帮,他们不仅挂着中兰国旗,也挂着渔民专用的三角旗。
不少渔民船放着几把大刀,并带着烟花,要是出海遇到倭寇的时候,用烟花传递消息,而刀具则用于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