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4 / 4)

是口口声声道,知府也没有余粮。

络秋也被难民吓到了,若非他们人多还持刀,恐怕这些难民早就冲上来抢了。

她见到小公子,忙忙松了口气,道“夫人命我们运来的,既然小公子来,奴婢就将这些粮食交给小公子了。”

附近的难民听见这话,期盼地看向他们的县令

“县令大人,这些粮食会发给我们吗”

当数万人用同一种眼神,期盼地看着你时,那种沉甸甸的信赖和压力,不亲身经历,很难感同身受,至少络秋和钟谦等人在这个时刻都沉默下来。

难民都惴惴不安地看向他们的县令大人,这批粮食会不会用来救济他们,还是说这批粮食只会救济那些富人权贵。

可是有这么多粮食呢。

分完给那些富人权贵,他们是不是也能分到一点

自他出现后,那些骚乱立刻就平静了下来,这段时间他的忙碌被难民看在眼中,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信任他。

沈玉晦看了眼四周的难民,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会”

“这批粮食是安伯侯夫人命人送来,只会用来救济难民”

他话音甫落,四周顿时寂静,然后下一刻,就掀起一阵喧哗,四周难民痛哭出声,有人朝沈玉晦的跪下,不断磕头给他们道谢。

络秋见到这一幕,不由得转身抹了把眼泪。

沈玉晦低声对她说

“谢谢你们。”

沈玉晦很清楚,只凭他自己,是很难拿到这些粮食的。

商人重利,嫂嫂有钱,她的身份也同样代表了权利,也只有她出面,才能轻而易举地换到这么多粮食。

络秋恭敬道“小公子言重了。”

沈玉晦看着那长长的粮食队伍,疲倦的脸上也终于有了抹笑。

半个时辰后,络秋终于赶回府邸。

苏韶棠见到她和钟谦空手回来,挑挑眉

“粮食交给沈玉晦了”

络秋点点头,心有余悸道“夫人您可不知道,那群难民见到粮食时,就好像狼看见肉一样,眼都直了。”

顿了顿,络秋低声感慨了句

“小公子真不容易。”

安仁县不如衢州城大,苏韶棠听沈玉晦统计过,县中难民应该有两万人左右,这一批粮食足够安抚难民一段时间。

救济粮自然不可能让人吃饱,一日一顿饭,就能够让那些难民感激涕零了。

络秋忙忙道“周大哥让我们带了几位大夫回来。”

苏韶棠眼睛一亮,不得不说,周鸣是真的聪明。

她只是要了药材,他就立刻猜到她是担心水患后的疫情,甚至安排了大夫随行回来。

安仁县的大夫不多,周鸣这一举动,让苏韶棠松了口气,当即道

“安排好这些大夫的住处。”

安仁县陷入忙碌不断,沈玉案也终于率领军队赶到了渠临城。

同时,一封信从京城转而送到。

这封信就是沈玉晦传回京的那封,兜兜转转好久,才送到沈玉案手中。

沈玉案看完,脸色就是一变。

松箐一直跟着他,见状,不由得问

“侯爷怎么了”

沈玉案捏着信纸的骨节分明“衢州遭遇了水患,城中遍布难民。”

松箐骤然哑声。

侯爷刚将夫人送去衢州,结果就得知,衢州有灾情

按时间来看,夫人现在已经到了衢州一段时间了,这封信来得可真慢。

沈玉案快笔写了封信,交给松箐

“派人送去安仁县。”

沈玉案很清楚,水患后容易感染疫病,他信上的内容就是让苏韶棠回京。

但可惜,这封信仍是晚了一步。

此时的安仁县已经出现了疫病,是难民中出现例子,救济粮未送到前,他饿狠了,有什么吃什么,虫子、草根、包括死去的老鼠肉,一直都无事发生,直到他开始高烧寒战,剧烈头疼,几日后,他开始浑身发痒,似有脓肿发疼。

人数太多,哪怕苏韶棠早就做好准备,这种症状迅速地传染了旁人。

衢州城比安仁县更早出现状况,一时间,整个衢州都处于惊变之中。

而此时京城派来治灾的官员和御医尚在路上,并未赶到。

沈玉晦得知消息后,立刻派人将病患隔离开,苏韶棠安排的大夫立刻就位,哪怕难民中有慌乱,但因有早就准备好的药材,安仁县仍算得上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