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帝失笑
“你倒是有孝心。”
他见多了男子替母请封诰命,而女子倒是头一遭,他瞧着稀奇,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崇安帝沉思片刻,才道
“一个诰命抵不了你的功劳,本朝没有女子为官的先例,既如此,便封你为安顺县主,赏黄金万两。”
只细盐一样,给朝廷带来的就不止黄金万两,所以崇安帝赏赐得半点不心疼。
有赏赐,苏韶棠便心安理得地接着。
夏日炎炎,只消想前段时间她的难捱,就知道冰块有多重要,她有什么不敢受着的
她态度大方得体,不曾有半分扭捏推辞,崇安帝不由得心中满意几分,恰好李公公进来附耳说了几句话,崇安帝笑道
“皇后在坤宁宫等你用膳,去吧,不要让皇后久等。”
苏韶棠一懵。
片刻才想起来,皇后娘娘是她的亲姨娘,请她用膳,好像的确在情理之中。
等苏韶棠退下御书房,崇安帝才看向沈玉案
“当时借口夫人摔伤非要回京,看来只是托词。”
沈玉案低头请罪
“没有十分把握,臣不敢乱言。”
崇安帝懒得听他这些说辞,情绪不明道
“夫妻一体,这些功劳你全让给你夫人,当真一点不心疼”
沈玉案目光清明,淡淡道
“皇上也说了,夫妻一体。”
而且,若让夫人听见那个“让”字恐怕要炸。
沈玉案不得不多说一句“本就是夫人的功劳,何来让一字。”
崇安帝笑了笑,挥手让他退下。
沈玉案出了御书房,才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他和苏韶棠成亲,哪怕他的立场仍旧坚定,但在外人眼中,他不亚于一脚站在了二皇子的阵营。
朝中储君论已然很久,圣上渐渐年迈,谁都猜不透他的想法。
沈玉案侧眸朝坤宁宫的方向看了眼。
皇后今日留夫人用膳,的确是脸面,可也将侯府拖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皇后想拉拢安伯侯府无可厚非。
但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则是皇上的态度。
赐婚圣旨是皇上所下,如今侯府的处境可以说是圣上一手造成,但偏生侯府的地位斐然,全倚仗着皇上的信任。
沈玉案看了眼御书房,无声地收回视线。
坤宁宫中,苏韶棠一进来,就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苏韶棠很烦,在心中给沈玉案又记了一笔,这宫中来来往往都是礼数,要不是沈玉案给她找麻烦,她现在还舒舒服服地躺在府中睡觉。
京城有了细盐的存在,这宫中自然不会缺。
能被招进宫中当御厨的手艺不必多说,美食入口,才让苏韶棠的心情缓和些许。
用膳中途,皇后状似不经意道
“女眷少有涉及御书房,你倒是头一遭,皇上宣你可是有什么要事”
仿佛只是聊家常。
苏韶棠心中叹了口气,她好像又回到当初在家中参加宴会时,和父母商场上的那些朋友打交道的场景,处处都要留个心眼。
因国公府的关系,侍郎府几乎和皇后是绑在了一条船上。
她的身份也占了皇后的便利,这些道理,苏韶棠心中都清楚。
皇上既然封她为县主,那么细盐和制冰很快就不是秘密,苏韶棠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她提不起精神抬眸,耷拉着眼皮,直言不讳
“前段时间搞出了些小玩意,意外得了细盐和制冰的法子,被侯爷呈给了皇上,才有了今日的入宫一行。”
皇后握着木箸的手一紧。
细盐和制冰
等苏韶棠离开了坤宁宫,皇后才彻底回神,她怔怔地问
“嬷嬷,你听见她说什么了吗”
何嬷嬷无声地点头。
皇后恍惚地说“那可是细盐,若是让国公府或郯儿呈上”
“娘娘”
何嬷嬷立即出声打断皇后的话,她快速地看了眼四周,低声提醒“娘娘可不要再说糊涂话了。”
娘娘眼中的外甥女,可从来不是好拿捏的人。
她背后站着的是侍郎府,如今还添了安伯侯府,哪怕在国公府中,顾姨娘还一直活着呢,几十年如一日地得国公爷宠爱。
这种冒领功劳的想法,娘娘是想都不能想。
顾姨娘母女二人都是利益至上,心思清明得厉害,要知道,真正绑住安伯侯府的可不是娘娘,而是侍郎府。
顾姨娘和三姑娘哪个是受得欺负的
三姑娘护犊子护得厉害,嫁入侍郎府后,这个毛病越发不可收拾。
若娘娘真的有这种想法,三姑娘绝不是委曲求全的人。
一旦二皇子失了侍郎府和安伯侯府的支持,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能让侍郎福和安伯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