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第三张照片,他们的学术履历都有云雾大区那九个实验室中的某一个。”
志刚倒吸一口凉气。
万铱“所以,如果汪留青真的对老师的死耿耿于怀,并且是非不分,时飞云只能说是非常间接地导致了董思牧的死亡,那几个人才是直接将董思牧推向死亡的凶手,不是吗”
志刚“那”
万铱“我们现在知道的所有事情都来自当年的新闻报道,在那些报道里,时飞云只是这场学术风波的一个背景板,可以说一点直接关系都没有。”
“但汪留青既然这么戒备时飞云,可能当初时飞云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板,而是以某种方式参与了这场学术风波。”甚至可能是这场学术风波背后推波助澜的人。
不过推到这里,万铱自己也觉得逻辑有点问题了。
她说“可是造假这种事情,汪留青他自己不做,谁又能逼他呢就算是时飞云向学术界揭露了造假,那也得是汪留青自己先造假,时飞云才有得揭露。”
“汪留青自己才是害死老师的罪魁祸首啊。”
志刚评价“搞不懂,太复杂。”
万铱又想到另一种可能“既然汪留青和时飞云研究的是同一个方向,会不会汪留青的进度比时飞云更前,所以他那么防备时飞云,怕时飞云抢在他前面发论文这样一切荣耀都是时飞云的了。”
不过她很快便否定了自己“时飞云那边肯定也有科研保密协议,以时飞云的性格,不太可能让汪留青摸清自己的具体进度。”
万铱感觉自己陷在一团迷雾之中。
要想知道真相,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去找当年的亲历者这倒是容易,因为当时这场学术风波掀起了很高的讨论热度,万铱很容易就能找到所有参与者的名字。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哪有四五十岁的男人会轻信一个陌生小姑娘,把多年前的旧事详细、明确地说出来啊。
指不定小姑娘是哪个无良自媒体伪装的,明天就断章取义把采访发出去,然后给他惹上一堆烦心事。
万铱只能把终端手环和投影仪接在一起,一个人盘腿坐在房间里去翻阅、记录那些十几年前的网页。
她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汪留青应该不止是普通的富二代。
万铱在无限定者论坛上翻到了很多年前的匿名帖子对,那会儿无限定者论坛还可以匿名,不像现在完全实名制,一个人只有一个id。
有几个匿名帖子说自己是汪留青的校友,汪留青家里有军方背景,而且估计是布政长官级别的背景。
下面几十个回帖,有的人在说“到现在查不出一点他父母的信息不是很能说明情况了吗”,有的人在说“这事一直在被压热度,感觉身边所有人都在讨论,但是却上不了热搜”。
而万铱在惊讶这是能说的吗。
现在“军方”和“布政长”可都是违禁词,发出来虽然不会立刻屏蔽,但是发送违禁词的账号如果累计了多次违禁词发送记录,很容易就会小黑屋七日游、一月游、一年游,直至最终禁言。
大家现在都熟练地使用各种隐喻和缩写。
她有种奇妙的感觉,虽然是在浏览多年前的帖子,但是那些陈旧的格式、陌生的网络用语,甚至分辨率极低、满是电子包浆的图片,都让她恍然觉得穿越回了数十年前。
如果真如这个帖子爆料所说,这么深厚的背景,不知道为什么汪留青要走科研这条路,也不知道汪留青后来怎么能够保留这么讨喜又松弛的状态。
以万铱的经验来看,“讨喜”应该是下位者才能习得的技能,高高在上的人一般不会把精力放在“让别人喜欢自己”身上,因为不管喜不喜欢,他们反正都要讨好他。
再比如,董思牧和汪留青那场学术风波,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界。
在学术风波之前,社会上基本对无限定者持谨慎态度,又好奇又警惕。
董思牧的学术观点是未来必定是无限定者的未来,无限定者是人类的进化方向,人类最终会全部成为无限定者。
而时飞云的学术观点是未来是混沌遗物的未来,混沌遗物会成为人类发展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时飞云的学术观点背后蕴藏着很多不能明说的东西人性不可信任,只有精确、冰冷的工具才是安全的。
很符合他们双方的利益。
董思牧是无限定者,他站在无限定者这一边;而时飞云只是普通人,他本能地畏惧无限定者上不封顶的力量,希望他们最终成为混沌遗物。因为混沌遗物的定位是普通人也可以掌控的工具。
在这段“学术双壁”争锋相对的短暂时间里,其实占上风的是董思牧。
他提出的全民无限定者计划,大众、联盟政府都是持支持态度。
所以可想而知,那场学术造假激起的反响有多大、给大家留下的阴影有多大。
董汪论文造假爆出之后,主流舆论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