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1 / 3)

要问今年j省电视台最火的节目是哪个

不用说,那必然是打工人这档烟火气十足的求职综艺了。

只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档节目的画风,简直让同行们想模仿都找不到规律。

你说他们关注的是底层老百姓的就业难问题ok,这个可以模仿

可没等同行把同款脚本写出来,下一期,节目组画风突变,突然就变成了中老年再就业专场

ok,中老年群体是吧现在老龄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中老年群体再就业,也确实是个不错的社会热点,模仿起来

结果,脚本刚写到一半,人家又召集了一帮民间草台班子,开直播说相声去了摔这年头,民间相声演员也需要再就业帮扶吗

你们到底还有多少隐藏脚本是朕不知道的

金雁南这个老狐狸,怎么有这么多手段

凭借一档底层求职类综艺再次翻红的金导表示这真不是我的锅,主要是嘉宾们太给力,完全没有她这个导演发挥的空间呀

谁能想到,卫昇他们居然真的把这档节目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放飞自我之后,什么节目脚本不存在的

嘉宾们的脑洞在哪里,节目笑果就在哪里

简茹的深夜聊天直播间火了之后,本以为这档节目接下来的画风应该都是这种催泪故事了对吧

太天真了啊家人们

很快,二号嘉宾张建国登场,一个人靠着相声、杂耍、口技、魔术、皮影戏撑起了热热闹闹的一个直播间,喜欢听相声的老头们简直都快爱死他了,就连老太太们也喜欢他的说学逗唱,三个主播里,就属建国同志的直播间收到的打赏最多

反倒是被节目组寄予厚望的一号嘉宾杨鸿雁老师,虽然嗓音美妙,但网上直播唱歌的妹子那么多,杨老师也不开美颜,一开始直播间确实有些冷清。

直到她老人家开始用花腔、戏腔、流行三个唱腔,改编一些网络流行歌曲,新奇的唱法,还有来自专业领域的降维打击,瞬间击穿流量池。把其他两位同事的直播间远远甩在了后面。

不光老年人爱她的唱腔,年轻人也同样喜欢,甚至还有不少家长,每天带着自家孩子来听杨老师唱歌,成功蹭到了大师级别的声乐课程

直播间火了之后,整个海棠苑街道的老年艺术团,也跟着蹭到了热度,成功把他们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一门职业谁说直播带货是年轻人的领域想当年他们上街摆摊的时候,这些小家伙都还没出生呢。

这时候,卫昇他们先前投资的网络科技公司,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沈轶和卫昇负责面试,章寒星和杨珺瑶负责签约和宣传推广街道作为政府机关,没办法和这些网络主播签约,但卫昇他们的网络公司可以哇

按理说,这么个油水丰厚的产业,要是换成某些见钱眼开的领导,非得弄到自己手里,或者找个亲戚挂个名,在外面成立一家公司,照样能把这些主播签下来给他们赚大钱。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公司的诞生,是在电视台全网直播的情况下产生的,但凡有人想在里面动手脚,都不用卫昇他们主动曝光,只需要在直播的时候稍微放开一点,就能让背后动手脚的人原形毕露咳所以说,治理最好的办法,永远都是公开透明。

把一切都摊开来,放在老百姓眼皮子底下,让全社会都来监督,谁还敢动什么手脚呢当老百姓都是瞎子、傻子吗

不过,卫昇和沈轶他们成立这家网络公司,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就在有人质疑卫昇他们这几个嘉宾,趁着录节目的便利,为自己捞钱的时候,一则盖着网络公司红章的公告,被卫昇和沈轶他们四个同时转发

公告里明确表示,公司运营步入正轨后,每年都会从盈利中拿出30,单独成立一个“贫困孤寡老人救助基金”,用来救助那些因失独、残疾、重病等原因返贫的退休老人。

也就是说,今后网友们在这家公司旗下的直播间里,所有的购物和打赏消费,都会有一部分成为善款,用于救助那些老无所依的贫困老人。

代入感极强,一些还没老就已经一贫如洗的年轻人们,忍不住狠狠共情了一把。

虽然暂时还没有打赏和消费的能力,但点个收藏,没事帮忙点点赞,还是可以的嘛

现在他们帮助其他老无所依的老人,等以后他们老无所依了,岂不是也能向这个基金会求助

半个月后,海棠苑街道救助的贫困孤寡老人,收到了节目组和街道共同捐助的第一笔善款和生活物资。

这也是卫昇第一次走进这座城市真正的“最底层”。

以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家就是标准的城市底层小老百姓。现在看来,人均一套房、有稳定退休金、还有子女赡养的老人,真的不能算是最底层。

最起码,卫昇他们小区的退休老人虽然抠门,但不会像这些贫困孤寡老人一样,住在逼仄的老房子里,家里一多半地方,都被捡来的矿泉水瓶、废纸壳之类的堆满了。

这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