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给歪楼成了农产品订购会
只可惜,这档节目不是直播是录播,哪怕观众们在弹幕里把嗓子都喊哑了,也不可能穿越回到几天前,掐着导演的脖子,威胁节目组把老乡们的东西都买下来。
只是,让观众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以为嘉宾们要按照节目组定好的脚本、拒绝收购的时候,卫昇居然答应了
不过他没有带现金,村里好多老人家也不用手机支付,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就看到卫昇熟练地从背包里拿了一叠收据和一个大红色印章出来。
“乡亲们要是相信我们,也可以先把家里的土特产卖到我这里。”
“我给大家打个收据,等节目录完之后,我让人送钱过来。”
“反正我们电视台就在省城,跑也跑不掉”
“这是我的工作证,也可以先押在村里,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咱那么大一个电视台,难道还会为了这千把块钱跑了不成”
导演aa制片人“”
怎么突然有种被人强行担保贷款的感觉
看到这里,弹幕已经哈哈哈笑成一团。
还有人疯狂艾特电视台,让他们赶紧拿钱送到村里,把自家员工的工作证给赎回来。
堂堂省级电视台,录节目的时候居然连几千块钱都拿不出来,被同行看到会笑死的好吗
然而,让人感动的是,村里的爷爷奶奶们听说他们是电视台的,当场就给卫昇把工作证塞回口袋里了。
只拿了他盖过章的收据。
好些爷爷奶奶,大概是村里实在是太冷清了,还拉着卫昇他们几个的手,问他们下回什么时候来。
“都怪村长也不说清楚早知道小卫你们是来咱们村收山货的,怎么着也不能让你们自己租房子做饭呀”
“对对对小卫你下回再来,提前一天给奶奶打个电话,奶奶给你杀鸡吃”
“那鸡有啥好吃的他们人多,一两只鸡也不够哇,我看咱们干脆凑份子,杀一只羊”
爷爷奶奶们你一句,我一句,仿佛笃定了节目组下次还会来他们侯寨村一样。
可谁都知道,按照节目组的惯例,下一站,他们不会再来侯寨村了。
弹幕罕见地出现了片刻的空白。
十几秒钟后,突然有一条高级会员的金色弹幕飘了过来
“反正这个节目都这么糊了,干脆也别换地方了呗”
“下期咱继续去侯寨村”
导演汪群“”
现在的高级,真是太嚣张了呜呜呜
没想到此言一出,瞬间激发了广大网友的灵感,弹幕疯了似的飘过来
“臣附议下期继续去侯寨村”
“臣附议别折腾了,就侯寨村,老子爱看”
“附议附议就去侯寨村我还没看到村里的竹编工艺品火爆全网,还没看到乡亲们发家致富呢。”
“等等现在的网友都喜欢在线扶贫了吗”
“在线扶贫怎么了只要是我家小卫直播间卖的,就是根鸡毛掸子我也买”
“对呀小卫快你让侯寨村那个竹编厂,赶紧生产专门揍娃的竹丝我要买爆”
“竹丝什么鬼打孩子不是都用皮带吗”
“我家买的戒尺,已经打断三根了,借楼问一下,竹丝好用吗”
“前面都是魔鬼吗请对孩子们善良一点啊喂”
弹幕很快歪楼成了家长体罚交流群。
大家借着兄弟节目组的弹幕,热火朝天地交流着揍孩子工具。
甚至还有极少数“丧心病狂”的吃瓜群众,在弹幕里艾特卫昇,请他务必转告侯寨村那个竹编加工厂,别搞那些花纹复杂又耗时耗力的传统竹编日用品了。
创业的路子可以再野一点
完全可以专业开发各种体罚工具
比如说适合教训老公的竹木搓衣板、竹木戒尺、竹木钉板什么的。
还有适合揍小孩子的竹丝、竹板子什么的。
这绝对是华夏上亿个平凡家庭必备的日常消耗品啊
质量也可以不用做的那么好,毕竟用过一次之后,下一次可能会被受害者丢了或者藏起来。
这不就得再买个新的接着用吗
索性就把质量做得糙一点价格便宜一点
然后搞个九块九包邮
每个月买那么几次也不心疼。
无意中刷到了弹幕的卫昇“”
等等
虽然这么想,确实不够善良,还有点儿缺德。
但仔细想想,批量生产家庭体罚工具,好像确实也是个不错的路子
卫昇丝毫没有察觉到,此时此刻,他的思路,已经被缺德网友们给带歪了
作者有话要说只有熊孩子受伤的世界终于达成了,哈哈哈哈哈
不知道你们那里怎么叫这种打孩子工具,我们这里叫竹丝,就是砍一把竹梢头,晒干去掉竹叶,细细的竹条,打人特别疼,但是打完很快就好了,比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