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1 / 2)

当年腊月,谢知秋宣称家中祖母年迈、身体不适,向皇上提出辞官,说要在家照顾祖母病情。

当上朝中女官何等难得,赵泽万万没想到谢知秋会在这种时候提出辞官,若是她真是长辈去世必须丁忧也就罢了,可她祖母听上去只是不太舒服,并无性命之忧。

赵泽想不通谢知秋这算是怎么回事。

然而,他早已习惯有谢知秋这么个人在身边,纵然他很难像以前一样事事采用她的意见,但光是上朝时殿中有她在,也能令赵泽感到安心。

于是赵泽毫不犹豫地驳回谢知秋的辞呈,并格外耐心地劝慰了她一番,还许诺哪怕她果真到了丁忧的时候,他身为帝王也一定格外开恩、为她夺情。

直到谢知秋收回辞呈,一言不发地离开,赵泽才松了口气,以为这事就算完了。

然而接下来的日子,谢知秋虽还上朝,却肉眼可见地日益清瘦。

她在一众男性官员本就显得单薄,再这样一瘦,倒似风一吹就能吹跑似的。

终于有一日,朝中官员正在激烈议事,只听“咚”地一声,就见谢知秋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赵泽大惊失色,忙令太医诊治。

太医自看不出什么毛病,只称谢知秋身体十分虚弱,不易操劳。

这时,祝维平作为在朝中与谢知秋关系还算不错的官员,摆出一副知情人士的样子,主动上报道“臣听闻谢家老夫人病情起伏不定,谢大人自幼在祖母膝前长大,跟随祖母学习刺绣女红,与祖母感情甚笃。

“这些日子,谢家老夫人卧病在床,臣听说谢大人都是衣不解带地亲自在榻前照料,昼夜不歇,连饭都时常顾不上吃几口。

“如此这般,她还要处理朝中事务,自难以兼顾,相比因此才会累倒。不瞒皇上,谢大人曾机缘巧合对臣提过,她一度十分想要辞官回家照料长辈,只是担心手头的事情尚未完成,会耽误朝中要事,这才未敢向皇上开口。”

赵泽是知道谢知秋其实已经辞官过一次,只是被他拒绝了,听到祝维平此言,不由走神。

然而一旁的史守成听到祝维平之言,忽然整个人脑子都亮了起来

他都不知道天下还有这种送上门的大饼。

他对谢知秋何等忌惮,哪怕谢知秋在朝中已经被架空,他都坐立难安。

谁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他都要放弃彻底将谢知秋弄出朝廷的时候,谢知秋居然会自己弄出问题来

史守成顿时一改平日对谢知秋的挑刺,突然对她大为赞赏道“孝悌也者,其人之本与今人重权势而轻亲情,为了自身前程而忽视发肤父母者甚众,而谢大人公务繁忙,仍愿废寝忘食照料祖母,甚至愿意辞官侍奉长辈,实乃人间难得一见的孝女。

“皇上,臣以为世上劳务繁多,而与亲人相处时光有限,谢大人一片孝心,实在难得,不该辜负。

“听闻谢家只有谢大人与其妹两个

姑娘,谢大人身为长女,自有不逊于儿孙的职责,而谢家老夫人年事已高,又身体抱恙,想必亦想与孙女共度晚年。臣已到耳顺之年,对此深有感触。

“既然谢大人自己也有辞官之意,圣上何不开恩令其归家日后天下人听闻此事,亦是君臣间的一桩美谈。”

史守成如今身居高位,皇上平时看上去又颇听他的意见,朝中已有一帮趋炎附势的官员开始试着揣摩他的心意,现在一听史守成这么说,当即附和起来。

赵泽却面露纠结,并未出言。

他舍不得谢知秋。

从各种原因上都是。

从赵泽的角度来看,谢知秋今年已有二十四岁,年纪不小。

她与那萧家二公子藕断丝连,如今她祖母又病重,万一果真去世,谢知秋铁定需要守孝,指不定谢家为了不耽误她成亲,转头就让谢知秋再度与萧家完婚。

赵泽虽不给她重要的职务,可实则也不太想让谢知秋闲下来,如今更不想放她离朝。

尤其谢知秋本是女子,让她入朝为官本已不易,这一回一旦让她离开,以后再想召她回来,说不定又要遭到一次群臣反对。

若果真如此,此番让谢知秋辞官,没准就是永别。

史守成见赵泽良久不接话,心知他有顾虑。

虽说史守成是最好谢知秋一去不回,但要是赵泽这回不松口,那就什么都没了。

于是史守成只得劝道“皇上,自古官员因尽孝而辞官归家者甚多,这在民间亦是值得称颂之品行,皇上为天下之君,自不该让这等美好的品行蒙受损失。

“臣以为,皇上不如为谢大人保留在朝中的官职,同时放谢大人回家尽孝,日后等谢家老夫人病愈康复,谢大人闲下来,再官复原职。在此期间,国子监祭酒一职就由其他同僚代劳。

“往日有才德的官员因侍奉长辈而归乡,后来又被皇上惜才召回的前例不少。而谢大人又是千古难见的女官,皇上为她格外放宽,既能让她回家照看长辈,又不会因此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