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的张老太,将手里的碗一推“喏,我给你煎了几块豆渣饼,你赶紧吃了吧。”
“不吃。”
张老太摇摇头,背过身去流眼泪。
姚姥姥也不惯着她,而是直接说道“虽然我很感激你今天帮着戈壁说话,但是呢,这也不是你蹬鼻子上脸的理由,赶紧爬起来把豆渣饼吃了,再洗把脸,好好跟我说说,今天玩的这一出,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张老太“”
这人怎么回事
还能不能叫人矫情一下了。
不过呢,到底是多年的老邻居,对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很,张老太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坐起来,捏起一块塞进嘴里,一边下床穿鞋“我去拿个碗腾出来,留给泉子吃。”
姚姥姥点头。
张老太这才去了厨房,拿了个碗出来,把豆渣饼腾到自家碗里。
然后又十分听话的打水洗了一把脸,这才坐回来跟姚姥姥说话。
张老太不为别的,就为了加工点的事。
她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说自己下乡的孩子们过的有多苦,说自己对孩子的思念,说到最后才说道重点,想叫她那些孩子在外头做加工点。
“做加工点是好事啊,不过呢,这事儿还是得通过县城豆腐坊才行。”
姚姥姥当然赞同别的地方照搬加工点的模式。
毕竟第一个提出加工点概念的是河东县,以后走到哪里,他们豆腐坊都是领头人,她巴不得自己的孙子孙媳妇能名声远扬呢。
不过呢,正如鹿仁佳想的那样,张老太是想叫自己的孩子们将这个点子送到县城豆腐坊去,顺带着在领导那边挂个名,但是姚姥姥却一副没听出来的模样,直接说道“这简单的很,我回头叫小雪联系一下你几个儿子下乡的县城,叫那边的豆腐坊提前把章程准备好,到时候你叫他们直接上门去申请就行了。”
张老太脸一苦“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
“
那你是什么想法”
姚姥姥见她还不死心,干脆明白的说道“你要是老老实实只做加工点,那很简单,但要是想要拿到领导跟前去博功劳,那肯定是不行,人领导几句话一问,他们就露馅了,到时候别说加工点了,不送到劳改场都算好的了。”
“你晓得这黄豆哪儿的最好”
“你晓得这点卤怎么点”
“还是说,你晓得哪里有做石磨的老石匠,再说一句,就算不用石磨,买榨浆机,那也是要票子的哎,你家拿个点子就想上门要功劳,领导又不是傻瓜欸,河东县这块能这么顺利,那是因为我家小雪在供销社上班,本来管的就是这些事情,你家那几个突然想横插一杠子,那不是勤等着挨收拾嘛。”
“要我说,先搞个加工点干干,好歹算个工人阶层了,以后有机会再调回来也行。”这话倒像一句人话了。
张老太原本被劳改场气的不行,这会儿又被安抚回来了。
“加工点的事,我回头问问小雪怎么弄,不过呢,我帮你办个事,你也帮我办个事。”
“什么事”
张老太瞬间警惕。
“这不是最近家里多了榨浆机嘛,出浆子的速度快了,准备建个烘干房,专门用来烘云丝,过两天家里动工,请你安分点儿,别到时候讨骂啊。”姚姥姥哼了一声,显然张老太已经有不少前科了。
“你家建房子又不建到我家来,我吵什么,只要你不养那些臭气熏天的毛畜生,我都不拦着。”
张老太显然也想到当年姚姥姥想养毛驴时,两个人吵得架了。
两个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最后又进行了几句友好的交流,然后姚姥姥起身离开。
回来后,姚姥姥就告诉鹿仁佳和沐戈壁,说烘干房的事解决了,张家不再是阻碍。
“这”
鹿仁佳觉得神奇极了“姥姥跟张老太到底什么关系啊”
当初吵架的时候一副恨不得对方死的架势,讹起人来也是毫不手软,可真有事要商量了,两家人又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甚至做交易的时候,张老太能屈能伸的架势,都叫鹿仁佳不由竖起大拇指。
恨不得感叹一声,真是个人才。
“据说年轻时候就这样了。”
沐戈壁其实也搞不懂“可能这就是邻里关系吧,人情交际真是太复杂了。”
确实。
鹿仁佳也觉得自己有点不擅长和人相处了。
张老太不闹,这烘干房的建设就顺利多了,沐戈壁立刻起身去找小胡,打算再次找小胡的二姐夫杨长清拉砖,这一次他可是有批条的,为了公家的事,再加上之前帮小胡的人情,杨长清也不含糊,满口答应,等新一炉的砖出来了,就给他拉过来。
杨长清一来,就拉着沐戈壁寒暄“你们那个云丝太难买了,上次我排了半天队,买了三两,回家煮了以后拌了个小凉菜,又炸了几颗花生米,斩碎了往里面一放,弄点儿辣油一淋,那味道,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