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读书(捉虫)(3 / 4)

理说不应该啊。”

柿子都找软的捏,他敢染指的,都是一些家里比较贫困的,又没有撑门立户的,到底是谁呢居然敢打上门来。

郑国华“”

原来还不止一个么

鹿小军学习磨豆浆这件事渐渐进入尾声。

随着学会了最难的点卤手艺后,创办加工点这件事,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鹿仁佳对鹿小军可谓毫不藏私,但有一点,却是一点儿都没透露,那就是点豆腐用的盐卤,这些盐卤都是经过特殊炮制的,点出来的豆腐豆浆味儿很浓不说,口感也很好。

据田雪说,以前她在石油单位里吃的豆腐,都没家里的口感好。

这也算是姚姥姥的一手绝技了。

这可是当年在大户人家做丫鬟的时候,跟厨房的大师傅学的,那是真正的金刀传人,据说祖上在宫里当过御膳房总管,正儿八经服侍过老太后的。

那位老太后的嘴有多刁,全国人民都知道。

所以能跟着老太后身边做总管,就可知他的手艺了。

当然,姚姥姥觉得这位大师傅很可能夸大其词了,毕竟哪有大总管亲自磨豆腐,但大师傅手艺好是真的,姚姥姥哪怕只学了个皮毛,做个饭都能把眉毛香没了。

所以,只要盐卤配方不外传就行了。

“小军叔明天就要回镇上了吧。”

打完人神清气爽的鹿仁佳一边帮着推磨,一边问鹿小军。

“对。”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掌握推磨技巧的鹿小军现在推起磨来也是驾轻就熟“我还得回去找做石磨的师傅,上次姚大姐给的那个老师傅已经没了。”

“那怎么办还能找到么”鹿仁佳关切地看着鹿小军。

鹿小军摇摇头“不知道,我已经打电报回去让大哥帮我打听着了,大嫂也回娘家去定了拉磨的驴。”

“所以说,还是得好好研究自动榨浆机才行,毕竟这石磨和驴都不好找。”鹿仁佳忍不住叹息着摇摇头“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配件,戈壁已经让人去找了,等东西到了,还得麻烦你看看,毕竟我俩不是很懂。”

鹿小军闻言,尴尬地点点头。

他想说,这两个人哪里是不懂,简直是太懂了。

可以说一通百通。

但叫他疑惑的是,有些深奥的线路知识,这两个人一个比一个知道的多,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问题,这两个人又表现的跟没上过学似的,真是太奇怪了。

“到时候直接给我拍电报就行,我也想早点儿把这机器给研究成功了。”

毕竟石磨和毛驴实在是太难买了。

据说幸亏去的早,要是晚去一步,大嫂娘家村的毛驴就要被人给定了,要是榨浆机早点研究出来,日后大批量制作出来,不仅河东县的老百姓们都能吃上豆腐,要是卖到全国,说不定全国老百姓都能吃上豆腐呢。

他可是知道的,现在豆制品可难买了。

不仅仅是因为豆制品劵少的缘故,也因为产能真的不足。

又是一阵忙碌后,终于到了下班时间,因为明天鹿小军就不来了,姚姥姥特意早起去市场上买菜,正好看见有活鸡供应,立即冲进去抢了一只,中午就用沐胡杨寄回来的菌子红烧的鸡块。

菌子的鲜美加上鸡肉的肉香。

鹿小军还没上桌呢,就忍不住咽口水了。

“吃,小军呐,你可千万别客气。”

姚姥姥拿着公筷给鹿小军夹了一块鸡腿肉。

鹿小军连忙起身双手捧碗去接“您吃,我自己夹。”

“我喜欢吃这个。”鹿仁佳不用姚姥姥动手,自己给自己夹了个鸡胗,还不忘把鸡肝送到沐戈壁碗里。

姚姥姥最喜欢吃饭香的人,看见鹿仁佳动了筷子,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了。

鹿仁佳当然不会忘了姚姥姥,把最嫩的两个鸡翅中给了姚姥姥,姚姥姥赶忙说道“哎哟,你们吃哦,我年纪大了牙不好,可啃不动骨头。”

“所以才是最嫩的鸡翅中嘛。”

姚姥姥立刻笑开了花“还是你最知道疼人。”

沐戈壁正吃鸡肝呢。

一时间不知道该咽下去,还是该吐出来。

总觉得姥姥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针对他

吃完午饭,几个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天气凉了,中午这会儿的大太阳就显得尤其的珍贵,姚姥姥给拿了饼干盒,还给冲了大叶茶,这才坐下来“小军呐。”

“您吩咐。”鹿小军面对姚姥姥的时候,总显得格外谦虚。

他觉得姚姥姥身上的气质很特殊。

他是父母的老来子,爹妈四十多了才生了他,如今鹿九奶奶和姚姥姥的年岁差不多,可就瞧着姚姥姥比鹿九奶奶年轻很多,而且身上的衣裳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吃饭更是举止文雅,叫他忍不住的矜持起来。

“别站着,坐吧。”

姚姥姥拍拍旁边的小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