痼疾,你才如此抬爱”
俞鼐恳切地说道“皇上,臣自然难忘杨侍医救命之恩,但此番疫情之中,杨侍医所救可不止一人之性命,乃万民之性命,故而臣是真心实意的这么想。”
皇帝叹气“话虽如此,到底该封赏什么呢如果是个男人,自然是要加官进爵,但她又偏偏是个女子”
俞鼐听见“加官进爵”四个字,眼中透出几分惊异。
皇帝的精明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尤其是在这个场合,皇帝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字,都不是虚的。
俞鼐一下子听出了异样。
何况,当初皇帝就是力排众议,把杨仪封为御用侍医,那会儿皇帝可没在意她是什么女子,而只因她的医术高明。
如今怎么又故意说什么“偏偏是个女子”的话
所以配合那句“当然要加官进爵”,皇帝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此时,皇帝看向旁边的宣王跟端王两人“你们两个有什么看法”
一问之下,宣王自然先开口“回皇上,儿臣觉着,只要杨仪建功立业是真的,就当的起任何封赏,皇上说女子如何之类,儿臣自以为倒是不必忌讳,毕竟,难道女子立功,就比男子差么儿臣反而认为更加难得。”
皇帝微微一笑“那你是同意给杨仪加官进爵了”
宣王坦然道“是,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几个大臣,除了俞鼐跟林琅外,都面露惊讶之色皇帝不是当真的吧
加官进爵,给杨仪若升官的话,在太医院里提一提倒也使得,进爵这可是闻所未闻。
应该不是认真的。
皇帝却又看向另一边“端王觉着呢”
大家忙看端王的意思。
端王正色道“父皇明鉴,儿臣觉着,俞尚书所说跟王兄所说都有道理。毕竟疫情势若水火,杨侍医一个女子,在危难之时,所作所为,更胜男儿,正是所谓巾帼不让须眉,故而儿臣私心认为若是要封赏,又岂能因她是女子而有藏掖那样,未免不公平。”
众人听端王也这么说,虽仍惊讶,但这话却挑不出错来。
黄祭酒甚至说道“端王殿下所言极是。”
麦御史符学士等几个,虽也觉着端王的话有理,但毕竟历来极少女子加官进爵的,想必皇上只是听个高兴。未必真的如此,于是也跟着点头。
皇帝笑道“既然众爱卿都这么认为,那朕”
他抬手抚过下颌,仿佛在沉思,寻思半晌道“既然不能委屈了她,那就封个永安侯吧。”
皇帝的声音不高,仿佛是才想出来的语气。但轻描淡写,仿佛是理当如此。
但这句话,却把在场几位大人们都吓得痴呆。
就算俞鼐跟林琅两个猜出来,皇帝是想抬举杨仪,甚至可能封官进爵,但也没想到,皇帝一开口,竟是封侯
他们两个对视了眼,都看见对方眼中的错愕之色。
而在皇帝说完后,辅国将军孙铉先忍不住开了口“皇上、您方才说是封侯对杨仪封侯吗”
皇帝瞥了眼,没言语。
魏公公在旁忙笑道“将军怎么没听清楚,老奴这耳聋眼花的都听得很清楚,皇上说要封杨侍医为永安侯。”
孙铉的嘴巴张了张“可、可她一个女子”
魏明笑道“方才几位不是说了么,不能因为杨侍医女子的身份而委屈了她,要一碗水端平的。”
孙铉拧眉,看了看身边的几人“可、可她又不是什么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的就为她封侯,是不是太轻率了”
麦御史,符学士跟礼部、吏部两位尚书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听孙铉说了出来,便道“是啊皇上,还请三思。”
皇帝冷哼了声,不理不睬,却问林琅道“当时疫症初起,杨仪是怎么做的”
林院首忙道“回皇上,杨侍医亲自请缨,去了最凶险的南外城。”
“她在外城做了什么”
“她召集了当地的保长里长等,命把各家各户的病患都聚集于团练营,统一照看治疗。这样做,可以免除更多的百姓被感染。她亲力亲为,照看病患,苦思良药。”
皇帝看向旁边的兵部尚书“朕问你,疫病传的最凶那两日,巡检司有何动作。”
龚尚书道“回皇上,当时有北原的细作潜入京城,后来证实是去了南外城,据说还想挑唆病患冲出团练营,引发哗变,继而冲击内城。幸而给薛放及时赶去制止。”
皇帝问“若薛放不去,会如何。”
龚尚书皱皱眉道“据冯雨岩跟俞星臣所言,若他晚去一步,细作恐怕得逞。”
黄祭酒麦御史众人几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详细,不觉都细听,又猜测皇帝为何会问这些话。
皇帝看向麦御史“你御史台那些人,在服何药”
麦御史道“回皇上,升麻鳖甲汤。”
皇帝又看向宣王“你得的那封信,是怎么回事”
宣王道“是杨仪从南外城传出来的,肯求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