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6 / 7)

宫女升职记 鹊上心头 12346 字 2022-10-09

子门生,一榜状元,成祭酒的学识不可为不高。

近两年他也作为太子的教授,教导他治国理政之课。

虽不似张节恒那般从小教导萧成煜,萧成煜却也要尊称他一声先生。

他这一开口,萧成煜便难道“成先生请讲。”

成均天躬身行礼,才道“陛下,臣以为翰林院朱院判,冯院判等人联名上书,请求恢复荫封门阀子弟,实在”

成均天不去看那些人投来的目光,依旧声如洪钟。

“臣以为实在不妥”

老先生这话犹如沸水入锅,在朝堂上一下子便炸开。

自从萧成煜登基以来,已过一月,这一月里翰林院几次上表,请命名单越来越长,萧成煜一概以压下不表来处理。

故而朝堂上众人心知肚明,无人明白挑开。

但此刻,成均天也不知发了什么疯,公然站出来反对。

他能反对,翰林院的朱院判也能辩驳。

紧接着,代表门阀一系的官员们陆续而出,好似声势浩大一般,想要压迫成均天屈服。

亦或者,逼迫萧成煜低头。

萧成煜淡淡坐在御座上,他面容冷峻如同寒冰,在他那双深邃的凤眸里,旁人从来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

即便此刻,太极殿乱成一锅粥,平日里道貌岸热的大人们相互攻坚,吵得不可开交,萧成煜也依旧淡定如钟,八风不动。

朝臣们吵架是吵给他听的,只要他不听,那他们吵翻天也无用。

如此一来,堂官们一下便分成了三拨人。

一波支持,一波反对,另一波以五位辅臣为代表,皆是束手而立,一声不鸣。

他们吵他们的,萧成煜还趁机喝了半壶茶,批了一本奏折。

也不知是哪个年轻气盛的官员不经事,争执上头,不小心把成均天一把推倒在地。

霎时间,太极殿鸦雀无声。

诸位堂官们面红耳赤,此刻都有些羞愧难当,他们纷纷退开,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成均天毕竟年纪大了,自己起不来身,最年轻的辅臣韩若辰便上了前去,亲自搀扶起老大人。

待及此刻,众人才发现皇帝陛下不悲不喜,就连脾气似乎也随着那一杯暖茶咽了下去。

“吵完了”等到他们都各归各位,萧成煜才开口。

“既然吵完了,那你们就回去各自上书,递送给文渊阁,韩阁老,”萧成煜点了韩若愚的名字,“你来统管此事。”

“国家大事繁多,临城还有百姓因为洪水无家可归,边关还有百姓因为战火而家破人亡,远的不说,就说近的,今岁的丰年稻依旧没有成功,亩产只比两季稻多了百十来斤。”

“眼看秋日过去,冬日将至,雪灾、寒灾如何过百姓积存够了过冬的粮食吗他们有棉衣穿吗这些,你们为官一方却不关心”

朝堂上下,文武百官,无一人敢吭声。

他们趁着皇帝年轻,趁着他尚且不能把控朝政,自要紧迫逼人,想要趁机夺得更多权势。

他们却忘了,这个新帝可是先帝手把手教导出来的,他人虽年轻,却也已监国临朝超过一载。

且他从来不会心软。

对自己的亲妈尚且如此,又哪里会因软弱无能而被逼迫争夺

萧成煜淡淡道“先有家,才有国。”

“若是百姓过不好日子,管你是什么国,都不会听你的,”萧成煜看着那些翰林院的大家们,声音越发冷肃,“书读得多了,更要知道礼义廉耻,更要知道百姓为先,更要知道”

“更要知道争权夺利,欺压弱小的都是佞贼。”

佞贼这两个字就很重了。

下面的朝臣立时就站不住,纷纷跪了下去。

太极殿跪了一地人,萧成煜看也不看,只道“你们先上表,一边只出一份折子,文渊阁一起汇同评议,最后上个折子给朕。”

“到时再议。”

萧成煜并没有完全拒绝,两边都给了机会,只看他们会不会争取。

说到这里,群臣自然磕头行礼“是,臣谨遵圣谕。”

萧成煜垂下眼眸,把手中的茶碗嘭地放到长桌上。

“朕前日恭送母后去玉泉山中,不成想宫里便出了事,”萧成煜话锋一转,突然开始说后宫事,“朝廷更替,前朝后宫皆人心浮动,朕自也明白,不过”

“不过,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该如何行事,便如何行事。”

“后宫中事,前朝不便细说,不过朕却知顺郡王近来不求上进,饱食终日,行为实在不端。”

萧成煜道“长兄为父,父皇已龙御上宾,不能管教子女,朕作为长兄,自要替父皇管教弟妹。”

“传朕口谕,顺郡王学艺不精,不思进取,着闭门思过一月,罚俸半年,待其改过自新,再做褒奖。”

萧成煜一口气说完,再一转话锋“今日可还有其他政事”

朝臣们依旧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