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是因为不识字。
沈平安这边才松了口气,就有便装的侍卫过来,给了他二两银子的赏钱,又叫他把布巾摘了。
沈平安嘿嘿笑着收了赏钱,就依言摘了布巾,其实,喊开了之后,看到百姓们那副猎奇震惊的表情,他倒是不觉得丢脸了,只觉得好玩。
于是,他换了个地方,带着其他卖报人,继续喊“破庙半夜为何出现妙龄美人湖底为何捞出金条”
早市的认字的人到底少,虽然确实让人稀奇吧,也不贵,但到底看不懂啊。
一个早市,卖报郎们手里总共一千份报纸,只卖出去不到百份。
不过胤祉也满意了,很快,他让步山带着人转移阵地了。
这次,他们的目标客户,在各大茶楼酒馆的门口。
一个上午过去,总共卖出了三百多份。
胤祉觉得可以了,接下来就让卖报郎们自己到处去转转。
每卖出两份,他们就能得一个铜板,自然没有人不愿意的。
经过大半天的磨炼,有些人甚至有了自己想出来的新话术。等于是胤祉给他们指了一个方向,他们就举一反三了。
步山给自家小主子竖起大拇指“不愧是您,怎么想到让卖场学徒来做这个的”
胤祉瞥他一眼,知道他这是拍马屁,不是真的问问题,都懒得理他。
下午,他还要去报社审稿呢。
这日,拙政园里,依旧有诗社的活动。
这个诗社叫新慎交社,发起人虽然是纳兰容若,但其中号召力最强的主心骨,是曾经名动江南的江左三凤凰之一,吴兆骞。
吴兆骞早年时运不济,身陷顺治朝的科举舞弊案,又因在殿试时紧张交了白卷,被流放宁古塔。
他能回到江南,还多亏同样是江南才子的顾贞观,跟容若交好,托容若说情,康熙帝才免了他的罪。
是以容若要办诗社,第一个邀请了他,他自然不会推辞。
慎交社正是早年江南有名的文人结社之一,极有名气和影响力,新慎交社又有吴兆骞坐镇,名气自然很快就传播开了。
这日,众文人聚集到拙政园,就看到每个雅座桌上,都放着一份江宁日报。
众人不明所以,拿起来一看,发现这纸质量不如何,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却是印刷而成,顿时有种印书人挥霍无度之感。
接着,看到上面的内容,众人又纷纷入了神。
“原来近日江宁还有这么多新鲜事有趣得很呢。”
“咦,竟然有蒲松龄的新聊斋故事”
“豁还有吴兆骞先生的最新诗作和纳兰容若的新词”
“呃怎么还有教农人怎么养猪的”
“诶这底下是什么意思,凭此报纸,当日于鱼乐卖场购物,全单九八折”
所有人看完这薄薄的一张纸,面面相觑,“这江宁日报是何物邸报不是邸报,似是民间所印”
“是啊,上面也有时事,但都是民间之事,官府的消息只有一点。”
“这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到底想说什么”
书生们都一头雾水,等着吴兆骞和容若前来,为他们解说。
未几,两人说说笑笑地相携而来,众人因为太好奇了,往前迎出了好几米远。
一人行礼道“汉槎吴兆骞字先生,此卷为何给吾等阅看啊这是何意”
吴兆骞笑了笑道“此乃民间小报,是给百姓于闲时看着玩的,诸位以为如何”
“倒是颇有趣味,就是有些杂乱。”
有人忍不住了,“说杂乱还是客气了,怎么可以将文人的高雅诗词,和母猪的产后护理印在同一张纸上”
“对,这不是有辱斯文吗”
纳兰容若点点头,沉吟道“确实是个问题,咱们得和先生说说,让他分成两张纸来印。”
容若知道胤祉说过要扩版,今日小试牛刀,只是一张纸,以后可以多张叠在一起,不同的内容分在不同的纸张上。
众书生“”
容若好像没看见大家古怪的脸色,又谦虚问“诸位以为,此报卖二文钱一份,可还合适”
众人“”
好便宜啊
笔墨都贵,何况是印刷的书卷
众书生此时不由重新审视这报纸。
这上面可是有吴兆骞先生和容若的最新诗词,而且还有半个新的聊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