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 123 章(3 / 4)

胤祉心中有数了,提笔给汤斌写了信,交给齐木布。

齐木布刚离开,容若回来了。

纳兰容若两日里走访了五大家,又纡尊降贵去走访五小家。

可募集到的善款不过五百多两之数,另有百石粮食,每家都在哭穷。

别看五百两不少了,此时市面上粮食紧缺,粮价是平时的十数倍,在当地买粮救灾,甚至管不了所有灾民三天的口粮。

容若回来时脸色铁青,他一个清高文人,因为胤祉吩咐,而拉下面子去募捐钱粮,那些人却只给这么点,搞得跟打发乞丐一样。

最气人的是那曾任刑部侍郎的任克溥,明里暗里讥讽他阿玛明珠是大清最有钱之人,要捐也是纳兰家捐大头。

可容若知道那些钱是怎么来的,从来都不肯拿公中一文钱,自己的俸禄又时常接济门客里的落魄书生,所以他此时其实连一百两都拿不出来。

“三爷,差事没办好,容若有愧。”容若道。

胤祉“很好了,不必、自责。”

百石粮食,也可管灾民两日饱了,只要中间没人又贪墨的话。

胤祉当即就让容若把粮食给了汤斌那边的御前侍卫,由他们负责监督施粥事宜。

而那五百两善款,胤祉另有安排。

胤祉到东昌府的第三日早晨,终于收到汗阿玛的回信,看完信里的内容,他露出了舒心的笑。

“步山,开搞”

这日天还未亮,东昌府城外各处灾民安置点外,陡然响起了一阵阵铜锣声,随之而来的还有马蹄声和官兵的吆喝。

“施粥咯施粥咯府城东门外施粥咯排队领粥,不排不给咯”

饿得头昏眼花的灾民们睡梦中一个激灵,人人火急火燎地爬起来,摇醒家人友人,拿起碗就往外跑,生怕晚了就没得吃了。

有人还不敢相信,边走边喊着

“不是说没粮了吗怎么停了两天又忽然施粥了”

“管他呢,有得吃就行”

“还好咱们没走,也不知道那些去临清的能吃上赈灾粮食吗”

“你还有功夫担心别人这一顿吃完,咱们下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二公主梧云珠站在城墙上,看着底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只觉得头皮发麻,“这、这么多人”

吴尔衮“看着就像草原上出圈的羊群,这得有上万人吧”

谁知话落,就被梧云珠瞪了一眼,“你才是羊”

吴尔衮摸摸鼻子,不知道哪里说错了,求助地看向胤祉。

胤祉“两脚羊。”

李荣保小声解释“你不知道吗历史上有把人当两脚羊吃的五胡乱世、惨不忍睹”

吴尔衮神色一凛,他刚才没想那么多,此时也后悔自己嘴快了。他还知道,漠西噶尔丹,也偷偷把被他俘虏的人叫做两脚羊,令漠南蒙古人痛恨不已。

他郑重地行礼跟二公主道了歉,又自打了两下嘴巴,保证以后不会乱说话了。

二公主只淡淡点头受了。她看着城墙下的人群,因为眼力好,甚至能看到他们脸上惊喜、期待交织着痛苦和麻木的细微表情。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是我大清子民,没有一个人应该饿死。

就在这时,城墙下施粥点的侍卫又敲锣扬声道“东昌府十大家族联合施粥,行善积德、造福百姓咯”

那侍卫正是御前侍卫中的一名,他用上了内力,让所有来领粥的灾民都听得一清二楚。

一时间,灾民哗然。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那些富人有这么好心吗”

“良心发现了”

“还是知府大人发威了”

他们受灾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一月两月,而是反反复复,是四五个月了。人都死了不少,显得今天的富人联合行善毫无预兆,太过突然。

有冲在前面排队的人对着官兵喊“官爷,这粥能施几日啊”

“不会一顿就没有了吧”

“明天后天还有吗”

侍卫淡定道“会有的,不会再让你们饿死的”

“哇啊”上万人齐齐发出足以震天的欢呼声,方圆几里的人都被惊到了。

“大慈大悲官老爷啊”有人甚至顾不得挨挤,跪下就砰砰砰磕头。

情绪是会感染的,很多妇人也开始下跪磕头,就怕官兵反悔似的。

侍卫再次扬声道“别谢我们,要谢就谢十大家”

说着,还把那些人家给报了出来。

灾民便跟着纷纷大声朝天上喊话,感谢那些世家。

“走吧”梧云珠笑了笑,转头对扮成侍卫的胤祉说,“今天就看二姐的吧”

众人下了城墙,从南城门出城,往郊外任克溥住的园子绮园而去。

他们还未到,绮园的任克溥已经收到东城门外的消息。

正在喝茶的他,怒把茶碗重重搁下“那侍卫真是这么说的这明珠的儿子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