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1 / 2)

康熙是真的被胤祉闹这一出,给整懵了。

这这这孩子都多大了,还还还亲他

“真是不知羞”看到同样目瞪口呆,满眼震惊的梁九功,康熙骂了一声。

可他的嘴角却不自觉地扬起来,这孩子,八成还是害羞了,才跑那么快的。

那嘴角久久都没有放下去过,梁九功又怎能不知道他如何想的

“三阿哥这是真情流露呢。”

他在一旁顺着康熙心意,说了不少胤祉的好话,叫康熙听得十分舒畅。

没多久,太皇太后那边派人来请,说等康熙不忙了就过去一趟。

康熙应下,连忙收回心思,好把紧急政务处理了,去皇玛嬷那里看看有什么事,晚些还要去视察德州段的河工呢。

殊不知那厢,胤祉的人已经利落地收好了行装,做好了遮掩,准备出大营了。

汤斌本是来感谢胤祉的大恩的。如若没有他那样揭穿明珠和余国柱,几乎等于是救了自己一命。

不然的话,他们背地里动手,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着了余国柱的道,毕竟咬文嚼字抠字眼挑出来的毛病,谁也防不胜防。

谁知三阿哥这就要走了

汤斌“”

他估摸着最快也是今儿个傍晚或者明儿个一早,才会跟御驾兵分两路,没想到这会儿三爷已经要出出发了

他都懵了,自己还没有正式向皇上辞行呢。

皇上给的护卫、车马、银钱、官文什么的,也还没有下来。

步山看到他,就走过来笑说“汤大人您来得正好,三爷说要先行一步,明日傍晚与您东昌府码头汇合。”

汤斌“可皇上不是让微臣与三阿哥一道儿走的吗”

“咱们三爷还有要事要办。”步山道“三爷说了,汤大人您稍晚一步,记得把皇上给的人手和银钱等都带上了。”

说完,步山就追上已经出了大营门的三阿哥车队,一队人马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汤斌一个人在风中凌乱,他到底要不要去皇上那里再问上一问呢

不过,即使三阿哥再受宠,应当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假传圣意吧

最后,汤斌选择回去忙自己的,要去当巡抚了,他要做的准备可不少。

半个时辰后,康熙来到太皇太后跟前请安。

等他听到皇玛嬷不许胤祉独自外出,令人去传胤祉过来时,才发现早已经人走室空。

太皇太后气得直喘气,指着康熙问“你是不是故意的”

康熙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太皇太后“我早就派人去请你来,你却过了半个时辰才来,是不是故意帮他遮掩”

康熙“”

康熙愣了几息才辩解“冤枉啊皇玛嬷,您看我也是刚知道他已经兀自离去了”

太皇太后“没有你的文书他怎么能带人离开”

康熙一噎。

那是胤祉亲了他一口,趁他失神自己抓走的,他当时还没意识到不对。

他正想辩解,太皇太后又说“胤祉一向极为乖巧又怕生,平日里恨不能就躲在屋子里不出门、谁也不见。若不是你的意思,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主意,想到自己一个人出去闯荡呢”

康熙再次噎住,竟有种无从反驳之感,确实,胤祉这回提出来的要求是有悖于他平日的言行了。

太皇太后“你是不是觉得他天资聪颖,又有仙人庇佑,所以才让他去帮自己办一些事情你可真能啊,让一个八岁的小孩替自己去体察民间疾苦,怎么想的出来的”

这脑补如若康熙清楚知道自己不是这么想的,他都要信了。

他真是有苦说不出

连他自己都想不到,一向乖巧怕生、只愿意窝在房里不出门的胤祉会干出偷跑这么出格的事情来。

康熙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撺掇他。

是以太皇太后让他命人去把胤祉找回来的时候,他也没有反对。

如今他的第一批暗卫,都被派去了各大海关处当官,唯有一个曹寅还留在身边,也对胤祉最为熟悉,他就让曹寅去了。

没想到这一找倒是很快有了消息,人却逮不回来,因为胤祉已经带人登船,顺着水路南下了,一刻工夫也没有耽误。

康熙“”

太皇太后气得不愿意用午膳,好在胤祉还有良心,在码头留了信给官兵,曹寅带了回来。

康熙一打开,里面又是一份工程图纸,但这份工程图纸跟他那个设计图纸不一样,是德州段运河的实地勘察图纸,列出了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正是康熙今日准备去看的地方,知道胤祉的惦记自己的用心,康熙对他偷跑害自己被骂的事情都释怀了很多。

更何况胤祉还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还是原来两人通信时那种大白话的风格。

汗阿玛,匆匆辞别,深感抱歉。

您知道我不喜外出,不喜见人,但我想着,此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