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2 / 2)

胤祉摇头,“我不傻。”

康熙被他逗笑,又问“那你还不高兴”

“生气。”胤祉道。

“气什么”既然没有被骗,买卖也谈成了,康熙就不明白他气什么了

胤祉提笔写气他们巧立名目、欺压百姓、发国难财,却要汗阿玛背骂名。

康熙一怔,胸腔微微震动,原来这孩子,做什么都会先为他着想。

胤祉汗阿玛,您有没有想过,改一改税制

“哦”康熙一副好奇的样子,“你觉得要怎么改”

胤祉没有把后世更为合理的税制拿出来,而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赚钱更多的人,就应该交更多的税,这样,饭都吃不饱的人,就不用交税了。

康熙本以为是仙人又给了胤祉什么指点,没料到他会说出这么天真淳朴的话语来。

他好笑地问“那要是富人不愿意呢”

胤祉立法,不愿意的抓起来,打板子、罚钱,杀鸡儆猴。

顿了顿,他又写打个巴掌再给个甜枣。提高纳税大户的地位,如没有功名也能穿绫罗绸缎,如享受更多官府庇护,如子弟可上国子监。

康熙点点头,说的却是“想得挺美。”

胤祉立刻写就是因为想得美才要想啊,光想想就替百姓开心呢。

康熙“也是,人生在世,不想美事,怎么开心”

胤祉眼巴巴地看着自家汗阿玛,“那商行之事”

又写当帮扶中小商人,百花齐放,共襄盛世。

康熙看他一脸义愤填膺的表情,笑说“你不是已经让曹寅派人去帮你查了吗放心,查出来商行的问题,朕决不轻饶。”

他捏捏胤祉的小鼻子,“就像你说的,杀鸡儆猴。”

胤祉想了想又写道其实真的应该劫富济贫,这是自古以来,所有人都爱看的话本故事。

康熙“”

让朝廷立法劫富济贫,这小子是怎么想得出来的。

可仔细一想,又有种话糙理不糙的意味。

胤祉仙人云,历朝历代,每个王朝的覆灭之兆,皆是贫富差距过大,土地、财富都到了地方豪强手里,百姓活不下去,天下才会乱。若要大清长治久安,就该一直想办法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康熙“”

这会儿又搬出仙人来了

是觉得他自己说的,就没有威信么

不,这段话即使就是胤祉自己所想所说,康熙也不会忽视的,因为胤祉所说,就是他心中所想。

他愿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人人吃饱穿暖,共享盛世。

只是这些事还真的急不来。

国本还不稳,不能随便动富商们的钱袋子,可有了胤祉今日这些话,他也会把这些事挂在心上,多与大臣们商议商议,总有法子的。

康熙把话题拉回来“你说的那些都太长远了,急不来,不过朕有个法子,可以免你入商行的烦忧。”

“什么”

“将你的香皂定为贡品,你想卖五两银子一块都成。”

胤祉眼神陡亮,“谢谢、汗阿玛”

尽管胤祉有自信,以后皇宫里,肯定会要他产的香皂,也只有他能,但也可能是汗阿玛直接征用了他的方子给内务府。

现在汗阿玛金口玉言,他以后就是皇商了他可以直接给宫里供货,虽然不能收朝廷的钱,但是能免税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逼格,他还真是想卖五两银子、十两银子都行。

遇上这等大好事,胤祉就成了急性子,非要汗阿玛这两日就给他把手续办好。

康熙难得见他这么激动心急,便也随了他,还是叫曹寅进来,让他去帮忙办理好一切文书。

等胤祉开开心心离去,康熙的脸就冷了下来,已经快到亥时了,他仍将随行的议政大臣们都召了来。

今晚,针对商行以朝廷的名义乱收商税的事情,不商议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律法来,便都别睡了。

不但不能乱收税,还要扶持中小商人,不能叫豪强独大,当土皇帝

议政大臣们都有些莫名,但见天子面色不虞,也不敢乱反驳,纷纷出谋划策。

翌日,太子一早醒来,点着灯读了一个多时辰的书。

随侍的小太监还以为他如往常一样在用功,心里感慨不愧是太子殿下,即使出门在外也这么勤勉。

殊不知太子拿的那本书,名字叫纪恩传。

等天亮了,太子才不舍地把书放下,去换了骑装,方便一会儿拔营启程时骑马。

谁知,侍卫过来回禀,说皇上下令在德州多停留一日。

太子疑惑“可是出了什么事”

莫非是谁又病了

侍卫也不清楚,太子连忙往皇帐那边走去,就怕是汗阿玛身子不适了。

谁料去到皇帐,就听到汗阿玛大发雷霆的声音,他走近时,恰好一本账册摔出营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