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乌鸦叼来一卷纸筒,胤祉还以为是图海又给他来信了。
只是这回,为什么信纸这么、这么大
结果一打开,只见是一份宽一尺,长三尺有余的文书,上面的字迹,并不是平日里图海给他写信的字迹。
再一看标题和落款告都城隍文陈梦雷。
嗯,名字貌似有点眼熟,但是不认识。
胤祉正想丢开,意识里突然冒出一道声音,“是我的老师。”
胤祉吓了一大跳,浑身炸毛。
随即才反应过来,啊,居然是原身的声音
你你你出现了
胤祉自从噩梦醒来,呼唤系统和原身都没有回应,没想到今日对方主动现身
你莫要害怕,你就当我是你,你是我,若你不想我现身,我便永远沉睡下去。
不、不呃我不是这个意思。他不排斥原身,就是突然冒出个声音吓到了。
沧桑的声音道我只是想请你帮个忙。
你请说。
对方便给他讲述了一桩无头公案陈梦雷和如今的内阁学士李光地,乃康熙九年同榜进士,又算是同乡,感情甚好。
按陈梦雷的说法,康熙十三年,他送母亲回乡时,恰逢耿精忠反叛清廷,大肆招安清廷官员,陈梦雷躲避不从,无奈家人被囚,只好假意顺从。
后悄悄与李光地密谋,陈梦雷留在敌营,离间敌军,保护双方家人,并将探知的敌军内部消息传递与李光地,让他设法上报朝廷,请兵来剿。
后来李光地果然成功向康熙献上蜡丸疏,得到康熙赏识,从此青云直上。
期间李光地为稳住陈梦雷,还写长诗赞过其忠于朝廷的壮举。
可后来三藩平定,陈梦雷作为贼党被抓拿进京,预备斩首。他在狱中大喊冤枉,多次请求李光地帮他辩解为他正名,李光地却全盘否定,不发一语。
还是刑部尚书徐乾学看不下去,自己起草奏疏,胁迫李光地上奏,他才勉强去帮陈梦雷向康熙求情。
但陈、李二人各执一词,并无具体证据,长诗已在敌营被焚毁,成了无头公案,就看康熙愿意信谁了
如今,便是汗阿玛尚未决断之时,老师写了这篇文,应当是为了呈给汗阿玛以伸冤,不想被乌鸦弄了来。
胤祉听完极为唏嘘,说实话他是倾向于相信陈梦雷的,因为他感觉编不出那么信誓旦旦和具体的谎话来,李光地的沉默就是他的心虚。
原身又继续讲述即将发生的事情
康熙衡量之下信了李光地,但也没有处死陈梦雷,而是将他充为披甲人之奴,流放奉天。没多久,他的父母和发妻接连亡故,令他悲痛万分。
而同样被他保护了七年的李光地母亲,被李护送着荣归故里
在原身描述下,胤祉仿佛看到了陈梦雷七年的忍辱负重,换来背叛的痛恨欲绝,感同身受地生气了
323啊呀呀呀好气人啊
胤祉呆了一呆,随即惊喜系统,你又有能量了
323有一点儿。
胤祉问原身你要托我做什么
原身老师一身才华,助我编成古今图书集成,我后来总想着,若当年老师落难时,我能帮一把就好了。你如今稚龄,也做不了什么,不如写信勉励他一番,再送他些盘缠可好
胤祉觉得这不难办,点头应下。
他跟原身一起琢磨字句,言道信他所言,斥责李无耻小人,勉励他继续读书著书,并附上大小银票数张。
当然,是匿名的。
写完胤祉召来乌鸦,细细交代它,将这信和文书,原路送回。
乌鸦“咕”
结果乌鸦才飞出去,就叫刚好回来的曹寅截获,一起送到了御前。
康熙“”
他心想,大半夜的,小子做甚送来如此多东西
结果打开一看,顿时气结。
好小子,继私自与大臣联络后,竟然又要跟狱中贼党联络
而且这臭小子跟他写信一向是用大白话,怎么写这个勉励别人就用正经的书面语
呵呵,真是一点也不气呢。
康熙先是情绪起伏一番,接着才去细看其中的内容,没想到正是最近闹得他头疼的陈、李二人的无头公案。
胤祉信中坚定地相信了陈梦雷的说辞,还给了银票说等他被皇上流放奉天,可以在路上给家人看病用。
康熙“”
所以胤祉为什么笃定自己会判陈梦雷流放奉天呢
难不成真有仙人指点胤祉
还有,这从图海处得来的银票,还没焐热吧就这么舍得送出去这么多
而自己帮忙保管臭小子都拿不信任的眼光看自己,老父亲有点怄气
康熙叹了口气,其实他也倾向于相信陈梦雷,但陈没有证据,而且李光地这人很好用,他正要用他。
翌日是年二十九,康熙二十年的岁末之日。
即使是这一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