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余光正在御书房中谢恩,不日便打算动身。
经过子嗣一事,就连浩轩帝自己都没发现,他对余光的态度,明显比过去亲近不少。
此时看到余光那欢喜的模样,浩轩帝忍不住冷哼一声“你倒是个急躁的。”
就像是做了什么错事后准备逃走一样。
余光笑着对浩轩帝拱手“能再次领略北地风光,臣心中自然欢喜。”
浩轩帝哼了一声,随后还是忍不住“皇后腹中胎儿可稳妥。”
余光笑盈盈的回视浩轩帝“陛下得天地庇佑,上天以臣为媒介赐下一良方,让臣帮陛下分忧。至于安胎一事,还是太医院更加专业,臣无能。”
浩轩帝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余光“你倒是敢说。”
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余光都不愿留在京城,浩轩帝也不愿多废话,而是直接打发余光离开。
倒是余光临走之前像是想到什么一般,转身对浩轩帝拱手“臣将在北地做些小买卖,每年送账本进京,利润分陛下一半。”
毕竟是依附国家生存的,钱这种东西,还是要算清楚的好。
这话听得浩轩帝微微一怔,眉眼间也舒展不少。
按理来说,各处封地每年要缴纳两成税。
可就是这样,那些封王依旧左右推脱,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非但不上缴税收,还欺报瞒报,甚至谎称遭灾,向朝廷伸手哭穷。
因此自他即位之后,那些封王已经被削的七七八八,像余光这样从他手中拿到封地的还是第一个。
余光是武将,保不齐与外族有什么交集。
浩轩帝将边界三城交给她,也是因为这三城常年受到战乱之苦,不但官员不愿过去,就连普通百姓也已经搬得七七八八。
如今剩下的,不过是一些被流放的流人,戍边的将领,以及外族的降兵。
等到余光过去,除留下负责巡视的守军外,戍边的将领会带着大部队退出三城。
等于是彻底放开三城的管控权。
如今听到余光说要给自己北地三城一半的利润,浩轩帝先是一愣随后轻叹一声“卿家有心了,只是北地苦寒,卿家按照规矩行事便是。”
就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能赚到多少银子。
不同他伸手要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不过至少余光还有这心思,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也罢也罢,等回头余光若真是送了账本上京,他再找些理由多赏赐东西便是了
见浩轩帝并未往心里去的模样,余光再次拱手“臣此次北去,愿陛下万事顺意,圣体安康。”
又说了几句感怀的话,浩轩帝终于将余光打发走。
目送余光远去,浩轩帝从暗格中取出机速房送来的资料。
他虽然行事温吞,却拥有最完整的情报网。
只要他想,他能将每一个臣子的私事都调查的清清楚楚。
可他知道这些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一个臣子,却不是收拾他们。
水至清则无鱼,没点好处,谁又愿意做官。
比起那些新上任,上蹿下跳从头开始搂钱的官员,当然是用那些已经养肥的更好些。
再次将余光生了场大病后的变化看了一遍,浩轩帝眉心微蹙。
官员戍边和去封地,都要留下亲人在京中作为抵押。
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
如今看来,余光走余清蔓,送余清隽进入死对头麾下的先锋营敢死队,连累余清霜不知所踪。
显然是对三个兄妹下了死手。
唯一留在昌北伯府的,除了没分家的其他几房外,便只剩下余光的生母余柳氏。
而且余光对余柳氏极好,每天晨昏定省,有什么新奇玩意儿都送到余柳氏院里。
只是余柳氏不愿见人,余光倒也不恼,只在院子里站上片刻,便转身离去。
从此看来,余光对余柳氏这个娘亲倒还有情分,将来留在京中应该也是个钳制。
余光刚走到回廊处,便见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走来“给昌北伯请安,皇后娘娘宣您去凤仪宫一叙。”
听到凤仪宫几个字,余光眉眼间的笑意更浓这是送钱来了。
感觉到余光的欢喜,08有些奇怪的询问“宿主,你不是说,你的钱都是自己赚的么,为什么还惦记着别人的馈赠。”
余光笑的温温柔柔“这可不算是馈赠,我帮他们怀上孩子,他们给我治疗费,原本就是我应得的。”
至于给的多了些,只能说是他们喜欢装13,与自己无关。
08“”想不明白了,我还是睡觉去吧。
昌北伯府,余柳氏今日难得没有念经,而是坐在正堂一遍遍询问“禅心,清悠还没回来么。”
禅心紧张的四处看了看“夫人,可不敢这么叫了,将军的名字可是陛下亲赐的,若是传出去,保不齐会惹下什么祸端。”
余柳氏搓了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