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亡国之君21 你的明君养成系统已上线……(4 / 5)

以来,文人雅士多用梅兰竹菊自比。富贵风流则莫过于牡丹。

相比之下,柿子花是北方旷野上最常见的花,却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任何存在感。

姚容笑道牡丹是富贵之花,兰花乃君子之花。与它们相比,柿子花确实太普通了,不漂亮,也不名贵。

但你的未来注定波澜壮阔。既然已经站到了最顶端,就不必再把自己看得太重。

站在顶端的人,需要的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而是像柿子花一样,恭谦低头。

因为天下万民,山河社稷,就在脚下。

南流景下意识低下了头。

他的脚下,是贫瘠干裂的土壤,是深深扎根在土壤中、遒劲粗壮的树根。

但也许是因为姚容这番话的影响,南流景竟像是透过这些,看到了大烨子民。

他看到了那些贫穷困苦,却依旧拼尽全力活下去的大烨子民。

姚容笑了笑,又说柿子花应该是你最期待看到的花吧

南流景一怔,深埋在岁月里的记忆随之浮现。

每一朵柿子花,几乎都能结成一个柿子。

以前每到夏日,他闲着无聊了,就要站在树底下,仰首数着今天有没有新的柿子花冒头、盛开。

这种期待收获的心情,就和夏天的蝉鸣、夏天的炎热一起,定格成了他对夏天的印象。

“是的。它是我最期待看到的花。”

柿子花的花语是事事如意,它代表着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更象征着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所以它也是很多人期待看到的花。

难道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姚容的话语,总是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

梁师父总说他懂得如何打动人心,但南流景知道,那是因为梁师父没有听过他老师说话。

“我当然想成为这样的人。”

我记得,你一直都很喜欢唐太宗李世民说的那句天下人才入吾彀中。那你还记得他说过的另一句话吗。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师想问的是这句吗”

李世民觉得,百姓是水。那你呢,你觉得,大烨百姓是什么。

“我”

南流景微微启唇,话未出口,眼眶却不自觉有些湿润。

无论哪个朝代的百姓

在王朝兴盛之时,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有多好。

但在王朝出现衰败倾颓之势时,他们永远是最先受到冲击、最先承受苦果的一个阶层。

所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记录王侯将相,为高官贵胄歌功颂德、赋诗作词,却永远对百姓吝惜笔墨。

他们永远不会成为时代的主角,只能成为时代的背景。

他们是诗句里的“路有冻死骨”,是史书里的“岁大饥,人相食”。

是千千万万人,是寥寥几笔书。

可是他们真的不重要吗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如果他们真的不重要,君舟民水的说法就不会流传千年。

许久,南流景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让我回来晴水村看看了。”

“埋头在书房里写文章时,我以为我已经看见了他们的苦难,我以为我已经理解了他们的痛苦。”

“但是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的想法有多天真,有多傲慢。”

他在冷宫里的岁月,确实枯寂而漫长。

但他还能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拥有抗争命运的可能。

那千千万万,最普通、最平凡的百姓,是没有发声机会的。

他们的痛苦,明明撕心裂肺,却又微不可闻。

只有当他们被逼到没有一丝活路,爆发农民起义时,他们的声音才会被那些王公大臣放在心上。

这就是为什么每个王朝末年都会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

当朝廷不管他们的死活,甚至还要将他们往死路上逼的时候,难道还不允许他们自救吗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就是他们对于傲慢的回应。

不要指责自己。

姚容声音温和告诉我答案吧。

“我觉得”

南流景解开腰间的天子剑,半蹲下来,骨节分明的指尖覆在湿润的土壤之上,又从土壤一点点抚至遒劲的树根。

最后,他沿着树根一路向上,掠过树根,掠过枝干,将目光停顿在那朵淡黄色的小花上。

“天子是一棵柿子树,是一朵柿子花。百姓是供养树木的土壤,是深深扎入土里的树根。”

“他们是时代的根基。”

“也理应成为时代的主角。”

姚容再次确认你真的觉得老百姓如此重要吗

“是。”南流景无比肯定,“一个王朝,可以失去它的君王,可以失去它的臣子将军,却必须要拥有它的子民。从来都不是子民需要君王,而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