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刘彻十七岁, 正在北军虎贲卫中做代校尉。
这一日,他如往常一般下值歇息,却发现竟有人早早地等在了房间外。
是皇帝的亲信近侍。
见到他之后, 忙迎上去“太子殿下, 陛下思念您,请您回宫。”
刘彻啊
再过几天不就是休沐了吗, 我爹连这几天都等不了
前边几年他在外边漂泊,一连大半年不归宫都是常态, 他爹都没这么行事过, 如今人就在长安,反倒格外惦记起来了
刘彻心里有些奇怪, 倒是没有多想,进屋去换了衣袍, 马上回宫去了。
皇帝此时正立在正殿门外的栏杆前,远远瞧见儿子过来, 竟是忙不迭的迎了上去, 甚至于没等对方拜下身去, 便将他给拉起来了。
“据儿,来,叫我看看”
皇帝拉着自己这初有些成年人模样的长子, 脸上流露出一种难掩的关爱和疼惜,上下看了几遍, 又拉着他往内殿去落座。
刘彻心想“我爹这是怎么了忽然间这么黏糊好像几年没见了似的”
正这么想着,冷不防脑袋上挨了一巴掌, 却听皇帝斥责道“你这个孽障,自来就不叫我省心,平日里总是装的乖巧, 暗地里倒是会做些伤人心的事情”
刘彻啊
这又是哪儿的事啊
还迟疑呢,皇帝就已经飞快的换了一副面孔,以一种虽然板着脸但还是难掩关心的神情说了起来“在北军待的怎么样,可还顺利吗”
刘彻回过神来,点点头道“都很好。”
皇帝听到此处,不由得哼笑起来“我听说,你还效仿冒顿制作了鸣镝,叫底下的士卒依照他的办法来进行训练”
刘彻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皇帝见状,脸上的神色愈发柔和起来“你有志气,这是好事,父皇为你高兴,只是军中刀剑无眼,也要注意别伤到了自己,知不知道”
刘彻一叠声的应了“您放心吧。”
父子俩一处用了饭,又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夕阳西下,刘彻这才辞别,往椒房殿去拜见母亲回都回了,总不好越过去不见的。
只是心里边狐疑不已,跟笋人们商量“你们说我爹这是怎么了上来一阵儿这么腻歪呢”
空间里边几个人也是面面相觑。
末了,还是朱元璋说“或许就是忽然间想你了你这会儿才多大,远不到猜忌你的时候呢”
好爸爸李世民附和道“应该就是纯粹的想你了,爹思念孩子,这不正常吗”
刘彻只能这么想了“好吧。”
第一日清晨,有人来报,道是皇太子已经出宫,往虎贲卫的营地去了。
皇帝“唔”了一声,静坐在御座上,却是久久无言,眸子里更是盛满了对于过往的感怀和几乎化不开的柔情。
谁能想得到,前一瞬他还在地府里苦苦等待儿子的魂灵,下一瞬,人却重新回到人间,回到了自己的壮年时期
这时候,据儿还没有真正的长大,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
聪明,洒脱,还带着点未曾消弭的稚气。
跟后来记忆里他老去的样子,截然不同。
想到此处,皇帝的心又痛了起来
这个傻小子,怎么会觉得父亲真的会恨他恨的要死啊
气归气,但那些身外之物,终究是没有办法同你相提并论的啊
窗外的蟋蟀叫声将他自沉思中唤醒,皇帝恍惚间回忆起前世这时候儿子都干了些什么。
那小子胆大包天,把冠军侯给绑了,假冒他北上出征了
想到此处,皇帝不由得微笑起来。
臭小子,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自己还没意识到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能猜到朕有这般奇遇呢
他略一思忖,便定了主意,招招手唤了人来,吩咐下去“皇太子是国之一副,节制南北两军,原也是分内之事,叫苏武差几个人到南北两军当值,早些熟悉一下。”
免得他要带人偷跑出去,会被钳制到。
近侍应声而去。
皇帝想了想,又专程把冠军侯传召过来了,再三叮嘱他“据儿是个好孩子,你可不能欺负他”
刚被好孩子杀完马的霍去病啊
皇帝眉头紧皱“你这个表情是什么意思怎么,朕说的不对吗”
霍去病“啊,对对对”
皇帝深深的看了眼他,又柔和了声色,说“我也知道,据儿有时候会有一点点的淘气,但他毕竟是你的表弟,不是外人,你让一让他,又有何妨”
霍去病“”
陛下你讲讲道理吧
也不用多,一点就行
他也算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长大的,了解这位天子的秉性,觑其神色,知道他没动气,也非量小之人,便也就深吸口气,鼓着腮帮子嘟囔了出来“就皇太子那个德行,谁能欺负的了他”
皇帝有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