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而当下郑国在列国之中所处的位置也好,地形上所占据的位置也好,都是周国东出,必须要握在手里的。”
云葳莞尔一笑“您是这样聪慧的女子,又怎么会看不清天下大势我听说您还未出阁时,曾经下过田亩,做了皇后之后,每年的亲蚕礼也都亲力亲为,从不假手于人,难道您会不知道,如今的郑国天子和他的公卿大夫们,已经是伏在郑国百姓身上吮血的毒虫了吗”
卫其姝反问她“周国的皇后会为了国家做些什么呢”
云葳略加思忖,便将从前孝和皇后在皇后之位上所做的事情讲了出来。
亲蚕礼,宽抚命妇,褒赞功臣家眷,以国母的身份收养战死沙场的将士儿女,乃至于出宫抚慰上了年纪的老人,组织命妇们为出征将士募集军资,不一而足。
卫其姝听得默然,良久之后,又问“周国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云葳同样事无巨细的讲给她听。
卫其姝神色起初还算平静,听到最后,那双秋水一般的眸子里却闪烁起一种堪称明亮的光彩来。
她站起身来,郑重的向云葳行礼“您既知晓宫廷之内的礼节,又通晓黔首农桑之事,真是世间少有的奇女子,先前如此轻慢的对待您这样的人,真是太过于失礼了”
云葳顺势扶住她的手臂,将人搀起“我却觉得,对于当下之事而言,这些小礼,是远比不上大义的。”
她郑重其事道“周国东出,势不可挡,郑国的百姓同样困苦于腐朽的统治,应该是一拍即合才对,怎么会互相视为仇敌呢我今日前来见您,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帮助”
卫其姝眼底不由得浮现出一抹迟疑。
她动作很轻的摇头,语气也有些艰难“我是郑国的皇后,卫氏一族世代为郑国臣,我不能这样做。”
云葳看出了她的犹豫,也明白她的心事症结所在。
“您是觉得,郑国的天子尚且年轻,未必没有来日,或许哪一日他想通了,就会如同我国天子一样一鸣惊人吗”
卫其姝没有回答。
而此时此刻,这就相当于是默认了。
云葳近乎失礼的笑出了声。
卫其姝为之蹙眉。
而云葳神情讥诮,毫不客气道“事到如今,您怎么会对一个痴愚之人保持有这样的期待”
“我国天子诚然曾经恋慕美色,荒废朝政,但是在那之前,他也是诸国闻名的英主而郑国天子说的不客气一些,即便是在之前,他有意励精图治的时候,也算不上有多英明吧”
“一个君主,在前朝无力平衡朝局,在国内不能改革吏治,好,就算这些都需要天分,他无力为之,那他总能做一个好的丈夫,起码,对于帮助自己稳定皇位的妻子给予相当的尊重吧”
“请您回答我,这样基本的为人准则,他做到了吗”
卫其姝垂下眼睑,用沉默回答了她。
云葳于是摊一摊手“既然如此,又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云葳与公孙仪带着卫其姝的亲笔书信去见卫钊。
这一次,却是公孙仪亲自上阵,开口便是一句“将军心里,到底是这郑国的社稷要紧,还是郑国的百姓安居乐业要紧呢”
卫钊因此生生将那句马上就要出口的把这二人拖出去斩了咽了下去。
公孙仪遂趁热打铁“我国陛下请我代为转告,若卫将军深明大义,愿意倒戈相向,则日后仍旧可以做个富家翁,回归祖地,安养终老。而我大周吞郑之后,对待两国百姓绝无优劣之分,赋税也好,劳役也罢,一碗水端平,若违此言,人神共戮之”
卫钊听得冷笑“竟然不许诺我高官厚禄”
公孙仪坦然道“如若将军果真需要这些的话,又怎么会坚守西关多年,甚至于在朝廷停止拨款之后,自行筹措军资”
卫钊听得默然,许久之后,才道“我的女儿其姝,是陛下的皇后,我与他有着翁婿之情”
公孙仪略微停顿,云葳却在此时接了下去“您觉得,郑国天子真的有把您的女儿当成相伴一生的妻子来对待吗”
卫钊知道,这位女客人是在间接的告诉他,你女婿对你女儿其实也不怎么好。
他自己也明白,只是难免要为自己的君主分辩一句“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云葳打断了他的话“那么,卫将军,你知道你的女儿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子嗣吗”
卫钊脸上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痛苦来“后宫本就跟朝堂之事息息相关,我又领兵在外,陛下难免要有所平衡”
云葳脸上的嘲弄之色因此变得显著起来。
“如此说来,我倒真是有些想不明白了呢。”
她笑吟吟道“你们郑国的君主,可真是奇怪啊。”
“知道国家处于四战之地,岌岌可危的时候,他想不到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知道列国都在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时候,他想不到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