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3 / 4)

朕只想要GDP 初云之初 7250 字 2022-10-05

意识形态的出现可能早于生产力的进程,但其果实的成功绝对无法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推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不行啊

姜丽娘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石筠,将自己的想法组织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小心的透露给他。

她当然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社会形态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需要百十年甚至于更久的时间来做到,但她来到这个世界一回,起码也要留下点什么吧

哪怕只是将那几百年的时间削减掉一年,也足矣了

石筠听完笑着摇摇头,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

他只是说“那你就去做做看吧。”

姜丽娘见状,心下难免生出几分不安来“老师,您好像觉得”

石筠道“不必在意我这个腐朽之人的看法,走你自己的路就好。丽娘,不要磨灭掉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我身上最珍贵的东西

姜丽娘想起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石筠说的话,她若有所悟“反抗吗”

石筠却不再谈此事,而是问她“你有没有想过,给自己起个字呢过段时间,或许会有我的几个老朋友上门拜访,他们的弟子大概也会来,丽娘丽娘的叫着,总觉得多些亲近,少了庄重。”

姜丽娘立时便道“我不想要起字,但我想改个名字。”

石筠有些诧异的“哦”了一声“你好像已经想好了改叫什么”

姜丽娘道“叫姜行。”

石筠道“是哪个字啊”

姜丽娘说“是行路难的那个行。”

这是她前世的名字。

以此纪念前世自由如风的姜行,与那个任她穿梭的世界。

也叫她永远记住,从前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无论如何,都不要失却本心。

石筠若有所思“说是行路难也好,说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好,姜行”

人是禁不住念叨的。

前脚石筠刚说过不了多久可能会有老友前来拜访,当天下午,就有人投了拜帖过来。

却不是石筠的老友,而是他的冤家对头耿彰。

姜丽娘兄妹三人不知道这些事,沈括沈师兄便悄声给她们上课“耿公与老师是旧相识了,只是话不投机,每次见面要不了多久就会吵起来,但耿公的品性是没问题的,弟子们也都出类拔萃”

“嗐,”他说“待会儿见了你就知道了。”

郑规郑师兄则告诉她们“别看这两位每次见了就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但是对于对方的本事还是钦佩的,每每收了弟子,都会叫往对方府上受教一段时日。”

说到此处,他思忖着道“这回耿公主动上门,难道是收了新弟子,要带来叫老师看看吗”

姜宁就跟被扎了一下似的,马上反应过来“这岂不是说,以后我们三个也要去耿公府上受教”

“是呢,”沈括阴恻恻的看着他们“敢丢师门的脸,腿都给你们打折”

姜宁“”

姜宁抬手擦了擦汗,无力的发出保证“我,我尽量。”

姜丽娘“”

元娘“”

唉。

郑规猜错了。

这一回,耿彰是上门来炫耀他的得意门生的。

前不久金裕上门那回事,耿彰着实在家生了场闷气。

前脚石筠主持公道,后脚那小人便上门找他做主,虽然从头到尾都是金裕丑人多作怪,但他心里边总觉得不得劲儿,好像平白输了老对头一头似的。

这会儿耿彰的得意门生裴仁昉归京,他立时便带出来当限量版皮包炫耀给老对头看了。

姜丽娘跟几位师兄一道过去的时候,一打眼就见自己老师头顶的字变了,从“命中贵人”,变成了流动字幕“好气,输了好气,输了”

姜丽娘“”

老师你是小朋友吗

要不要这样啊

一把年纪的人了,怎么气性还这么大呢

再看石筠的脸老头儿平日里洋洋得意翘起来的胡子也耷拉下去了,人坐在椅子上,肩背虽还挺得很直,表情也还强撑着,但眼角眉梢难露出几分垂头丧气来。

姜丽娘心里边一下子就觉得不是滋味了。

老师被人上门踢馆,这就是弟子无能啊

那边耿彰还在王婆卖瓜“状元及第,却不留在朝中修书,而是主动往偏远地方从政的,裕之乃是本朝第一个”

石筠“”

石筠无力的把弟子拉出来“已经快把国史修完了,这是为往圣继绝学”

耿彰“嗨呀,石兄,你不是一直都主张凡事生民立命为先吗怎么现在就忘了呢”

又说“裕之后来到凉州去,公务之余,也搜寻凉州民志,修了凉州世录出来啊”

石筠“”

石筠又拉了一个弟子出来“接连数年考核甲上,业已升任并州刺史。”

耿彰笑得合不拢嘴“这么巧裕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