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爹爹的首辅之路(2)(5 / 6)

,爹爹和娘亲会保护你的。”

曾茂摸了摸明庭的头,又抱了抱他。余三娘也过来,搂着明庭不肯松手。

夫妻俩交换了眼神,没说什么,心里已经有了决断。

明庭以为曾茂会直接报复过去,现实是他处理这件事的手段很是和风细雨。

一天后,曾铁柱在镇上算账的四叔被查出来偷拿银子,被布店老板扭送到了官府。

曾爷爷上门求助,曾茂打着哈哈,说偷窃并非小事,朝廷有律法处置窃贼,店家人赃并获,他能怎么办

“你还是赶紧回去筹钱,去县里打点一番,至少能保住命。”

曾茂支招道。

“我听说,那板子打下去人不死也会残使了银子轻松些,只伤皮肉,没有银子,那些黑心的能把骨头给打断。”

曾爷爷没办法,即便他是童生,可是一个老童生在县太爷面前根本没什么面子,只能回去卖地。

可恨他的儿子里没有读书的苗子,不然勒着裤腰带也要供一个读书人出来。

老四比较聪明,学了算账在镇上当账房先生。偏偏他手脚不干净还被揪出来,真是丢人

曾家人口多,曾爷爷还在,没有分家。

他回去数了数银子,这两年一连几个孙子娶媳妇,开支很大,家里的银子不够。

听爹说要卖地救老四,其他兄弟不太乐意,可他们没办法当家做主,最后只能同意这事儿。

不过,曾家老大和老二也因此闹了起来,嚷嚷着要分家。

理由是孩子们大了娶了亲,以后又要生小孩,难道二三十口人一直挤在一起

“爹,树大分枝,人大分家。咱们一大家子这么挤着,地方也不够用。”

曾老二口齿灵活,说起道理一套一套的。

“今天老四出事儿家里卖地,明天要是谁有别的麻烦,又需要卖地,到最后没了地,咱们这么多人怎么生活咱家哪儿经得起这样折腾”

老二的话说到了老大和老三的心坎上,几个人坚持要分家。

曾爷爷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家里会乱,他当惯了大家长,第一次被儿子们当面反驳。

可他们又说的在理,这一回买地,下一回卖什么

家里除了地,没其他值钱的东西,地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

看到正值壮年的儿子们,曾爷爷头一次觉得自己上了年纪,老了。

最后卖地,加上家里积攒的银子,曾家凑了二百两去县里打点。

好在曾爷爷是老童生,给钱也不墨迹,曾家老四挨了一顿板子,判了做苦役三年。

不过,曾爷爷回来后还是分了家。

曾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曾茂给曾铁柱放了假,说分家事情多,让他多呆几天没关系。

谁承想,分家刚结束,县里组织清理河道,下来征徭役。

如果没分家,按照徭役政策,家里成年男性的人数十人以下,出两人即可。

分家后每家每户都要出人,除非是独子,不用服役。

这也是为什么村里很多人家,即便儿女年纪很大也不分家的原因。

如今曾家已经分成五家,四个儿子,加上曾家二老,只有曾爷爷年过50不用服役。

这下几兄弟后悔了,早知道徭役这么快会来,他们应该等服役之后分家。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可惜啊,咱们家里没有秀才”

看到儿子孙子被征役,曾爷爷眼睛红红的。

都说徭役掉层皮,这回上头说服役30天,可30天后要是河道清理没有结束,还得继续呆在那里干活。

“铁柱,看到了吗,这就是家里没有读书人啊”曾爷爷摸着孙子的头。

家里的孩子多,以前曾爷爷不是没动过送曾铁柱上私塾的念头。

可是他一提出来,其他儿子儿媳马上反对,毕竟那么多孙子,当大家长不能厚此薄彼。

要是每个孙子给机会,家里也没这个银钱瞎折腾。

所以在曾茂提出想给自己孩子找个伴儿,曾爷爷大力推荐曾铁柱,说了许多好话。

因为这个,他还被几个儿媳说偏心。

曾爷爷把希望寄托在曾铁柱身上,希望他在秀才家里吃得好些,每个月赚点儿铜钱,还能蹭书念。

要是曾秀才发善心,收他当弟子,免了束脩,那是最好不过。

曾铁柱的爹在家里排老三,这次也要去服役。

他以前看过大伯服役回来,人又黑又瘦,走路打晃晃。

听说,还有人在服役的时候累死了。

“我记住了。”现在听了爷爷的话,曾铁柱不敢跟他说明庭8岁再启蒙的事情。

反正,他打定主意要在秀才家呆着。

在那儿吃得好穿得暖,曾茂和妻子又和气大方,比在家里务农强多了。

曾家和他同龄的堂哥堂弟们,已经下地帮忙了。

以前曾铁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