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6 / 6)

多钱,她花多少,还真管不着。

参加完张大志和林小琴的婚宴,叶芷和陆唯又带着孩子回去羊城了。

很快就到了9月份,新一届的学生又报道了,学校多了不少的新同学。

陆唯报道之后,出校也不太方便,有时候大多数是叶芷带着孩子去找他的。

但是每回见面,两人都不能愉快办事,有时候叶芷就趁着下午没课的时候去他那边找他。

但是进入秋冬季之后,叶芷的学业就开始繁重起来了,课程也多增设了一门英语。

因为大部分不会英语,英语还分了快慢班,只要认得齐26个字母,就可以进入快班。

叶芷英语本就挺好,同学们知道她英语说得好,有时候还会让她给他们上课。

她便变得更加的忙碌了。

转眼到了年底,经济开放的政策终于落地了,正式进入春风吹绿神州大地的时代。

羊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小摊贩的身影,人们做买卖再也没有以前的遮遮掩掩了,虽然很多人还是觉得有点“丢脸”,每次出摊的时候总会带着草帽,深怕被人认出来。

但是更多的是胆大的,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叶芷也是其中的一个,在寒假的时候,叶芷拨了一个琼州岛的电话。

电话转接了好几回,叶芷才联系上陈芳,闲聊了几句之后,叶芷便问“陈芳,有没有兴趣做衣服”

叶芷还要上学,肯定不能时刻管理着作坊的,因为她刚开始,打算涉足的就是服装行业。

她也猜不准陈芳会不会出来羊城,毕竟在体制内的工人绝大多数是不愿意辞掉工作的,陈芳现在已经是车间主任了,如果一辞职,不仅会有丢失工作的风险,也很可能颗粒不收。

但陈芳几乎没有分秒的考虑,直截了当说“好。”

叶芷疑惑,陈芳便笑说“我的命都是你捡回来的,我现在的生活也是因为才得来的,这样的人会害我吗”

别说叶芷要她辞职出来了,就算是让她付出半条命,陈芳也愿意。

只是这些话,她都不会说出口,她用行动来表示。

叶芷考虑到海岛有很多当地的黎族村民没有工作,便打算把作坊先设在那边,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让当地的妇女有活可干。

除此之外,在1979年的2月,组织十分罕见地关注了渔业发展,打算开展丰富百姓菜篮子的行动。

叶振华去年年底转业了,正犹豫是留在琼州岛,还是回去西塘镇。

叶芷看到报道之后,便给叶振华打去了电话。

“三哥。”

叶振华听到是叶芷的声音后,便问“是不是小丁有事”

虽然叶小丁是在羊城上高中,但是偶尔也有给他写信或者打电话。

叶芷突然打电话来,叶振华下意识就以为是小丁出了事。

叶芷便说“不是,是我有事找你。”

叶振华正打包着行李,说“去年分年到户的报道你看了吗还有前段时间关于渔业发展的报道,有没有留意到”

叶振华“看到了。”

叶芷长话短说“三哥,你觉得留在琼州岛,然后承包几片水域滩涂养海鲜怎么样”

叶振华这段时间正迷茫是回去干什么好,但这会儿叶芷一说,他好像被点通了似的。

因为之前跟在了渔霸好几年,其实也学到了一些做生意的要领,只是那时候没有用武之地。

在部队里头也很多规定,也施展不开。

现在有了政策落地,好像也正是一个机遇。

叶振华想了想,便说“虽然政策是落地,但很多东西还得依靠政府。海鲜这东西,保鲜太难,没有庞大的资金投入,很难把东西输送到内陆去。再说了,一人富,不如全村富,我打算回去之前的黎族村当个村官,带大家一起养殖海鲜。”

叶芷觉得叶振华这样的心很难得,便说“好,三哥,希望你能带领大家走向富裕。”

后来事实证明,叶振华这条路走对了。

黎族村的发展,也给了海岛不少村民信心,海岛的农产业慢慢蓬勃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