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183 连小霜不是你杀的吗?(5.5……(1 / 5)

城南吴氏作为益都新兴十大世家之一, 支柱产业为布行生意,吴氏布行集中分布在以西市为首的城内区十二坊,主要售卖布、丝、缎、丝、锦、绣品等, 最有名的, 当属绣品, 尤以屏风绣品为最,可根据客户需要量身订做,吴家绣娘的手艺放眼唐国也是数一数二的, 绣工精细,栩栩如生,甚得世家贵族的喜爱。

可自从几年前花氏绣坊入驻益都之后,吴氏绣坊的光芒便一去不返, 说实话, 花氏绣坊的绣工与吴氏绣坊相当, 没什么稀奇,但唯独绣样独辟蹊径, 花样新鲜听说大多数都出自花氏四郎的妙手, 除了唐国常见的样式外, 还囊括了波斯、大食、扶桑、新罗、天竺、高丽等国的特色风格,更难得的是,花氏绣品能博百家之长, 融会贯通, 从审美上降维打击, 不到两年, 便将吴氏的绣品市场蚕食殆尽。

再加上吴氏出了吴正礼这么个败家子赌徒,害得家宅不宁,吴老爷子一气之下一命呜呼, 吴氏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让吴正礼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做了家主,益都人人都说吴氏的气运到了头,活不过三个月。

可奇就奇在,吴正礼做了家主之后,吴氏布行的生意竟又一日一日好了起来,平常百姓虽然去的不多,但世家子弟却是频繁光顾。

更奇的是,吴氏布行的绣品较之前并未有什么大的起色,价格还贵了,怎的就成了世家贵族子弟的钟爱,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大家都说,那些世家子弟定是脑子进了水,都成了冤大头。

而这其中的门道,除了吴正礼之外,当属各布行的掌柜最为清楚。

西市虹光道三十九号布行的余掌柜,为吴氏效力已有八年,是吴氏颇为信任的老人,亲眼见证了布行从兴盛走向衰落,又莫名其妙起死回生的历程。这其中的秘诀,根本不是他们吴氏自己的产品,而是吴家主从青州订购的一种奇怪的绣品。

一年前半前,余掌柜第一眼见到第一批青州绣品的时候,还以为吴正礼被骗了,那些绣品粗制滥造,绣工垃圾,根本摆不上台面,无奈吴正礼一意孤行,非要售卖这些绣品,还制定了严格的规定,青州绣品必须严密看管,只能在后堂售卖,而且只有手持特殊花签的客人才有资格购买,其他客人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更离谱的是,一块秀帕竟然定价五百文。

余掌柜以为吴正礼疯了,可惜他一个打工的掌柜,如何拗得过家主,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本想着卖个十天半个月卖不出去,吴正礼自会知难而退。

岂料,第二日,就卖出去了二十多张青州秀帕,来买绣品的,竟然都是益都的世家子弟。

余掌柜大为震撼,当日收铺后又将那些青州绣品好好盘查了一番,并未发现什么特殊之处,唯独一点,这些绣品上有股淡淡的怪味儿,像是被什么东西泡过,余掌柜以为是绣品运输途中泡了雨水,并未在意。

之后,来买青州绣品的世家子弟越来越多,来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有的人从一开始一月一次,改成十天一次,又变成日一次,余掌柜注意到,来的频繁的客人,身形日益消瘦,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有的人连性格都变得愈发暴躁,买了绣品就走,神情急切,仿佛被什么东西追赶一般。

甚至有一次,余掌柜看到一名客人买了绣品,竟是迫不及待放在口鼻处深嗅其味,表情异常陶醉,令人毛骨悚然。

余掌柜确定了,这些青州绣品肯定有问题,忙与其他布行的掌柜通了气,发现各位掌柜皆心存疑惑,诸位掌柜一合计,将此事汇报给了吴正礼。

吴正礼回了一句话只管卖你们的东西,其他的,莫问、莫管,否则,小心尔等狗命

众掌柜心中骇然原来,吴正礼早就知道。

既然是家主的命令,他们不过是小小的掌柜,唯有奉命行事,反正只是卖几张绣品,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想必无妨。

但余掌柜还是多了个心眼,自那之后,另辟了新账簿,专门记录青州绣品的入货、出货和售卖记录,尤其对入货联络人,售卖客人的身份特别留意,若是能认出客人的身份自然最好,若是认不出,就将客人的体貌特征记录下来。

小二对余掌柜的做法很不理解,其实余掌柜自己也不太理解,但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份特殊的账簿记录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他一命。

余掌柜没想到,这个时刻竟是来的这般快。

这一日,天光乍亮,西市刚刚开市,衙城传来消息,吴正礼去益都府衙击鼓报案,称吴夫人被贼人掳走,生死不明,益都太守池季已升堂审案。

余掌柜闻言,两只眼皮齐齐狂跳,立刻令小二去通知鸭行门的冯门主。

鸭行门是吴氏资助的江湖门派,都是些下九流的打手,但胜在人数众多,且听话,替吴氏做些上不了台面的脏活,平日里余掌柜没少打点,与冯门主也算相熟。

小二去了整整一个时辰也不见回来,余掌柜心急如焚,总觉得定是那些青州绣品出了问题,令店里的伙计立刻将后堂的青州绣品全收起来送到后门,待鸭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