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乌雪昭越发的贪睡。
帝王诞辰这日,她小憩迟了,有些误了时辰。
幸而也未误多少,灵月去接了茵姐儿过来,茵姐儿说,皇帝并没到,连太后、太妃们也都没到。
乌雪昭也就放心了。
茵姐儿拿了一支钗,替乌雪昭放在发髻上比划着,惋惜说“姐姐,我来时瞧见于氏偷偷地找她娘抹眼泪儿呢。”
灵月都记不得了,忙问道“哪个于氏”
茵姐儿说“就是赵诗斓表姐的嫂子呀。”
两家的确来往得少,要不是茵姐儿年里还见过于氏一次,其实也不认得她。
灵月想起来了。
才听说于氏要跟赵江氏的儿子闹和离的。
她嘟哝道“这就闹到宫里来了”
赵江氏真不知消停。
茵姐儿看着镜子里的乌雪昭,说“她们生怕我瞧见,一见我过来,赶紧抹了眼泪笑起来,比哭还难看。”
灵溪叹道“姑娘还小,不知道做儿媳妇心里的苦。”
灵月深以为然。
她觉得自己母亲对子女还算不错,结果嫂子进门,她母亲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茵姐儿被她们说得一哆嗦,越发不想嫁人了。
既然嫁人这么苦,家里还这么急着给她找婆家
简直是自找苦吃嘛。
听她们说完闲话,乌雪昭的妆发也都好了。
坐了轿子一起到宫宴前殿去。
殿外甬道。
于氏找母亲李氏哭诉,被赵江氏抓了个正着。
赵江氏都气笑了。
这可是在宫里,不是在外面,多少双眼睛盯着,于氏就敢这样打赵家的脸
她走到李氏跟前,还是摆出笑脸问道“亲家母,这是怎么了孩子怎么哭成这样,有什么委屈你和我回家去说呀,在外面哭什么。”
于氏连忙擦了眼泪,福身道“婆母,儿媳没有委屈。只是听娘说了些家里的事,有些伤怀”
李氏也怕自己女儿再受委屈,帮着打圆场,道“好姐姐,就是家里她外甥病了,她听了伤心,哪里有什么委屈。”
赵江氏顺坡下驴道“那就好。”又拉起于氏的手,说“快进去吧一会儿娘娘们要来了。”
李氏看着女儿,忍得喉咙都在痛,忍泪道“好孩子,先去吧。把脸擦擦。”
于氏点了点头。
本想把眼泪忍着。
可在自己亲娘面前,一个没忍住,眼泪哗啦啦止不住。
来往的人渐渐多了。
打量的眼神,怎么躲都躲不开。
赵家最近已经足够“出风头”了于氏还来这一出。
赵江氏越看越窝火,狠狠拽了于氏一把,往殿内去。
于氏手上戴着一只镯子,恰好勒在手腕上,一道红痕。
她疼得掉眼泪。
赵江氏黑着脸呵斥“再哭,我就让你娘把你领回去”
于氏立刻收了眼泪。
她若被赵家休了,家里的姊妹,也别想嫁好人家了
于氏悄悄擦了眼泪。
跟着赵江氏进殿。
赵诗斓终于看到了她们,心里觉得不妙。
这才一错眼的功夫,嫂子怎么又哭了。
赵诗斓过去唤了两人。
轻声问于氏“嫂子,你怎么了”
赵江氏冷眼扫了于氏一眼,没好气道“嘴上跟我说去方便,一转脸就找她娘家人诉苦,好像赵家剥了她的皮似的。”
于氏小声辩解“不是的,儿媳妇只是恰好碰到了我娘,才说了两句家长里短。”
若不是亲娘见她眼睛红着,特意问起来。
她怎么可能和亲娘在宫里说内宅的事呢她也是个要脸的。
赵诗斓知道于氏的委屈,和赵江氏肚子里的气,只能两头和稀泥,把两人的手都一抓,分别安抚。
宫宴在即。
官眷们陆陆续续都要到了。
谁也不想被人看笑话。
本来到这里也没什么事了,偏赵江氏又低声冷嘲热讽了一句“她肚子要早有动静,至于闹得家宅不宁”
于氏不敢还嘴。
低着头,将帕子攥得死死的,脸色发僵。
李氏一进来恰好听到这话。
再看女儿那副委屈样子。
一下子没忍住拿帕子捂住嘴,没敢在宫闱里大声哭出来,眼泪却不停地落,指着赵江氏颤声地骂“你、你、你也说得出口我女儿的孩子究竟怎么没的”
要不是受了婆婆太多气。
那个孩子怎么会保不住
李氏心都被剜掉了一块儿。
声音太大。
引起了宫婢的注意。
赵江氏脸色顿时大变。
皇帝诞辰,这是干什么
她的心跳得厉害,忙笑脸安抚李氏“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