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旁若无闻对方恼火的指责声,直接转头推进上司的办公室。
上司听到推门的声音,停下笔抬头,看到是胡茵茵,还有些惊讶的扬起眉毛。
胡茵茵虽然才来一个月,还未转正,但她每次出稿采访的表现都很好,也有许多老员工私底下表扬她,因此大家都默认她已经是正式员工了。
“小胡,有事吗”
胡茵茵把前因后果都讲出来后,上司沉吟了一会儿。
她自然不可能认为胡茵茵会造假,这完全没有必要,对方这个月的努力她也看在心里,她相信对方作为新闻人的职业素养,反倒是那位带胡茵茵的老员工,看来有必要敲打敲打一番了,这是仗着自己工龄久就认为自己有权力“教导”别人了吗呵。
不过,她也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视频才会被说是“造假”。
作为新闻人,什么奇葩她都见过,血腥场面也见过不少,早些年也亲眼见证过一位妈妈为了救自己小孩硬生生抬起八顿重的货车,可见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她点开视频。
原本一直在敲打桌面的手指突然停了下来。
“”
她无声地重新播放视频。
视频开始很晃,拍摄镜头一会儿对准楼顶上被困住的孩子,一会儿拍摄人群,漫无目的,随后,镜头移动,突然停住了。
画外音是道女声,还带着些疑惑。
“那边的屋顶好像有人,是我错觉吗”
过了几秒,似乎确认自己的确看错了,就又返回去拍摄小孩的状况,但镜头里却给右边楼顶空出了一大片拍摄位置。
“快抬头”
伴随着几乎要破嗓的高声,镜头晃动了一下,聚焦,对准了两个楼顶间的高空
有道身影出现在半空中。
无论重温了多少次,胡茵茵仍然忍不住睁大眼睛,屏住呼吸看这一幕。
这一刻,对她来说是无与伦比的震撼。
那纤细的身影,像是翱翔于薄云之下的飞鹰,身姿轻盈得不可思议,但同时,你又能在她强大的弹跳力中感受到其间蕴藏的爆发力。
她仿佛在下坠。
胡茵茵默默地否认了这个形容,不对,她不是在下坠,她像是强大的飞鹰在俯冲,无比自信的,笃定自己一定能成功,让所有旁观的人一生都无法忘怀她跳跃的身影。
她的身影沿着一道优美的弧线迅速地落在天台上。
明明无声,却让人恍惚听到落地声,震耳欲聋。
阳光模糊了她的边缘,只隐约能看出是名女孩,其余的,一概不知。
画面停留在了半空很久,未曾移动一丝一毫。
胡茵茵完全能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也是如此。
在见到有人竟然如此轻松地飞跃两层楼顶时,唯有震撼二字能形容她的内心活动,假如她在现场,那一定会呆在原地,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幻觉了。
总觉得这样的场景只会在梦里见到,或者是不知经过多少家营销号的包浆视频才能窥探到,然而就这样冷不丁地出现在你面前,真的会有不真实的错觉。
是该说一声“高手在民间”呢,还是该感叹一句“真牛”,一时都无法抉择了。
上司半垂下目光,不知道在想什么,脸上的神情逐渐严肃了起来。
她看向胡茵茵,眼神锐利。
“你敢担保,这的确没有作假吗”
胡茵茵也端正神色,点头。
上司盯了她半晌,蓦然露出一抹笑意,她笑道“行,记得在稿上写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胡茵茵愣了一会儿,回过神后,瞬间露出笑容。
“知道了,于导”
晚上六点,临海市市民准时打开电视机听新闻。
本地的新闻都是些家长里短,偶尔穿插一些国家大事,因此很多人都是边吃饭边听新闻。
但今天却有些不一样,主持人播报的一则新闻却让他们惊讶地放下碗筷。
“下午点,在十一层顶楼居然有小孩被困在铁丝网上有人居然跳跃足足有七米远、两层高的顶楼成功地救出小孩子”
七米远、两层高
这距离,是听到有人编都觉得离谱的程度
祝文还在吃饭,一听到这新闻就咳嗽,憋红了脸。
还、还真上新闻了
他想了一下,感觉也正常,毕竟跳楼救人这事搁哪都算是一个大新闻。
祝央嫌弃地远离他,注意力回到新闻上,嘟囔“七米两层,会不会太离谱了啊”
电视画面已经转为了记者采访围观群众的内容。
人群众多,见到记者时都涌上来了。
记者先是问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爷手足舞蹈地讲完,记者顺势问救人者的情况,大爷突然变得异常激动。
“可厉害了就这么飞过去”
“下面播放目击者恰好拍摄到的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