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三个综艺15(2 / 3)

界,您忙,不用管我。”

杜导遗憾的收回了视线。

陆行长松了口气,继续对着摄影机,黑洞洞的镜头忠实的收录着陆行的景象。

刚才说到哪来着陆行回忆了下,接着道“我感觉我在他们之间有点格格不入,怕到时候开拍了拖后腿。”

说着说着,陆行的话流畅了起来。

他这些天被镜头拍习惯了,对着镜头,就像是对着一个熟悉的老朋友,坦坦荡荡的说起了自己的心里话。

杜导抽空瞄了眼,还是觉得神奇。

哪怕是再习惯镜头的演员和主持人,在镜头前也会跟往常有所区别。这种区别或许很细微,但确实存在。镜头就像观众的投射,让演员和主持人本能的进入工作状态。

陆行之前的作品里能隐约看出镜头带来的影响,但现在完全没了。杜导反复看过近期拍摄的素材,很清楚这个细微的变化,正是陆行开始集训之后开始的。

知行合一,自在坦荡。

谁说他没入戏

只不过这个效果最先呈现在了纪录片的拍摄中,杜导对此乐见其成。

陆行不知道杜导的心理活动,仍在跟摄像头倾诉自己的担忧“我一共拍过两部电影,拍第一部的时候,我连怎么演戏都不清楚,拍第二部的时候刚摸到一点演戏的边,现在跟我一起出演这部电影的,都是奖杯拿到手软的大前辈”

陆行叹了口气,迅速调整了过来“虽然有压力,但我觉得我能做好。”

杜导接了句话茬“不担心自己拖后腿了”

陆行“如果拖后腿了,就努力让自己进步。如果做的不够好,就争取做得更好。我相信我自己。”

杜导检查了下摄影机,确定拍到了陆行说这句话的画面,才喜笑颜开的道“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你老在摄影机面前这么谦虚,观众就该误会了。下次别铺垫,直接说心里话,像是什么老子天下第一、没人比我更厉害、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征服观众之类的话都可以说,大胆的抒发自我。”

陆行嘴角抽了抽“谢谢,但我真没有这种心里话。”

杜导嘀咕道“不应该啊,我在你这个年纪,成绩没你现在好,可比你狂多了,恨不得怼天怼地怼影评人,你怎么一点都不狂”

陆行想了想,诚实的道“我只上我想上的节目,拍我想拍的电影这还不够狂”

杜导沉默了两秒,很是沉痛的道“你这是提前三十年把我现在干的事干完了。”

在主演找到感觉后,黄导大手一挥,找了个合适的日子开拍。

陆行的戏份少,出场频率不高,但人物设定相当巧妙,每次出场都必定是重大剧情点,所以没法把陆行的戏份协调到一块迅速拍完。

毕竟重大剧情点意味着几乎所有主演都会出场,也意味着黄导会对这些戏份精雕细琢,所以陆行只能跟着黄导的拍摄进度走,等拍完自己的戏份才能杀青。

这导致陆行在片场闲得要命,跟反复cut的孙易恒他们形成鲜明对比。

黄导的cut跟王贺的cut不一样,王贺每次喊完cut后,会跟演员反复讲述cut的原因以及他想要的效果,但黄导喊完cut之后,只会默默的用低气压席卷片场,冷冷一笑,然后让演员自己找感觉。

黄导不要求演员严格按照剧本来演,只要能演出压想要的效果,黄导就能欣赏演员在拍摄过程中的自由发挥,但要是演不出他想要的效果,那对方的灵机一动就只会迎来强烈的低气压。

因此,陆行有幸见证了黄导因为孙易恒在演戏过程中的灵光一闪而现场改剧本的名场面。

不愧是用一句“没感觉”就拖了这部戏两年的黄导,果然相当随性。

“我记得你今天没有要拍的戏份怎么不在酒店待着”黄导改完剧本,让孙易恒跟张谷志去熟悉新改的那段剧情,将注意力投注到满片场晃悠的陆行身上。

没办法,陆行的存在感太高了不管他走哪,身后都跟着两摄影师,在片场独树一帜。

陆行转悠了一圈,没找到事干,坐回了小板凳“反正在酒店也没事干,还不如来片场观摩一下。”

“哦,对,你本来就是来剧组观摩的,”黄导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聊道“那你看出什么了”

陆行很感慨也很诚恳“大家演的真好。”

黄导觉得陆行要求太低,招呼陆行看显示屏“你别用演员的视角来看他们演戏,你用观众的视角来看这个屏幕感觉怎么样”

陆行盯着屏幕里发生在茶馆里的对话看了片刻“虽然只是一个茶馆,一场对话,但拍的真好,有江湖气。”

黄导对他的回答不是很满意“你就看出了这个”

陆行嘀咕了一声“之前也没说还要写观后感啊”

见黄导飞来眼刀,陆行忙正色道“我学到了很多,但都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感觉。比如说一些小动作可以更快更生动的竖立起人物形象,邵易凡就有这个习惯,他这个角色每次杀人前都会轻轻弯一下嘴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