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练手玩的事。
“二嫂真是阔绰。”白氏笑了笑,“不像我,都不敢给娟儿乱玩,姑娘年纪小,心思多,但是啊不保险,前年还听说有家姑娘把自己的嫁妆都给亏光了,可不是让人唏嘘。”
苏氏微笑道“不妨事,反正是玩,就是亏了也只算在我们二房自己账上。”
两位妯娌聊了起来,盛则宁坐得腰酸背痛。
苏氏趁着丫鬟来换茶水的时候,终于大发慈悲打发她走,只叮嘱道“出门多带几个护卫,别乱跑,这几日城里有的乱了。”
盛则宁顶着白氏的目光,溜了出去。
之前的马车掉水里,不但马车坏了,马也伤重,被送去庄子休养。
她暂时没车用。
今次用的还是苏氏的马和车。
竹喜盯着一个角落忽然道“不知道梅姑娘怎么样了。”
藤垫上还有没洗净的地方,之前是梅二娘就坐在哪里。
盛则宁道“那等我们看完铺子,再去瞧瞧她。”
竹喜高兴地点点头。
盛则宁把她的几个铺子都转了一圈,处理一些耽滞的事。
比如琳琅馆里有人想买一块玉,那块玉与盛则宁从别处买来,给封砚雕玉佩的一样,只不过尺寸小一半,盛则宁想了想,让掌柜去回绝那位客人,她不卖。
又比如,她发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珍食铺新买的糯米居然给大雨泡了两天。
掌柜唯唯诺诺,不知情况。
盛则宁在心里给他记了一笔。
米已经泡了,盛则宁就让铺子里的伙计把湿米摊平晾晒,如来不及晒干,就蒸成糯米饭,便宜卖,并且让人写了块牌子,糯米的产地以及价格。
若想买的,也可买现米。
这糯米可是她精挑细选的凉州品种,黏软糯香,比市面上普通的糯米贵一倍
眼见要被浪费了,她心疼。
糯米经过淘洗,捣碎的黄花、栀子、红蓝草、枫叶分别与洗好的糯米搓揉染色,再加上本色,就可以得五色糯米。
再佐以香菇、竹笋、虾米、松仁等配料,就可以做成五色糯米饭。
食之还有“坚胫骨、益脾胃、补髓强体之效。”2
盛则宁从霓裳坊回来,珍食铺的糯米饭就开始卖了。
因为颜色漂亮,多是被吸引过来的年轻小娘子和孩童。
糯米的香味弥漫过来,竹喜肚子咕噜一声,她不好意思地捂住肚子,轻轻叫姑娘。
盛则宁心下好笑,拉着她道“我们也尝尝去,给梅二娘带一些。”
竹喜眉开眼笑,轻快地应声。
才走过去,发现人又多了。
还听见有人在评价道“糯米饭有什么稀奇。”
一人回他“是不稀奇,但是这糯米好香啊,不自觉就走过来了。”
“姑娘,果然还是贵的糯米好”竹喜竖起了拇指哥,给她比划了一个好。
盛则宁见眼前热闹景象,心念一动,附耳过在竹喜耳边交代了一句,竹喜点头就钻进人群。
没过一会,珍食铺就钻出来两名伙计,一左一右吆喝“凉州糯米、香软黏柔,端午粽子、送礼佳品”
“尝过试过,不要错过”
伙计吆喝一阵,歇一阵。
很快大家伙就知道,这珍食铺包粽子也是用的这种糯米,吃过的人纷纷扬手,“我家要二十个”
“给甜水巷李家记三十个”
珍食铺的八名伙计忙坏了,一边要记粽子订单,一边还要卖糯米饭,还有人要时不时去吆喝几声,吸引更多看热闹的人。
盛家四房夫人正带着女儿出来视察铺子,挑帘看见珍食铺前空前热闹,哼道“孩子家就是爱玩,乱糟糟的,也不怕收不了场。”
“母亲怎么说”
白氏教育女儿道“她接了这么多订单,万一没那么多粽子交不货,岂不是失信于人。”
盛则娟似懂非懂,点点头。
离开珍食铺,竹喜向旁边的路人打听梅二娘的住所。
梅二娘长得好看,街坊对她都有印象,很快就有人指了地方给她。
盛则宁带着两名护卫走进小巷。
梅二娘的小屋前围了很多人,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盛则宁让竹喜上前打听。
旁边人一听就说“又来一个打听梅二娘我刚刚也跟这位小哥说了,昨天梅二娘还没来得及进屋,就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壮丁给绑走了,喏你看,这就是他们弄坏的门真是造孽啊”
盛则宁先看了眼被老人指住的陌生小哥,又看了眼被挤压折断的木栅栏。
“什么人如此嚣张,得去报官”
“不能报官啊”老人摇手。
盛则宁柳眉一拧,“为何”
“不会管的。”老人叹息。
盛则宁听出老人的言外之意,“老人家,你们是不是知道梅二娘是被谁抓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