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吃完,话说完,天儿也亮了。
到点,供销社的人过来开门,看到门口排了老远的队伍,禁不住笑道“大家消息都挺灵通哈,来得够早。”
排队的众人立马涌起笑脸与他攀谈,个个都打起精神满脸的期待。
随着咔嚓一声,供销社门上的铁将军被打开了,四扇门板随即被拆掉,露出亮亮敞敞的供销社大厅。
那里靠墙摆着一圈的柜台,后面架子上放着满满当当的货品,其中最大的那处堆着的正是大家期盼已久的雪白棉花和布匹。
看到这个,人群瞬间攒动起来,想争相往里挤,被赶来的售货员呵斥着勉强维持住秩序。
乐善站在队伍中被人群裹挟着往前又往后,被后面的工友不小心踩了好几下后脚跟,鞋子都快掉了。
她赶紧稳住身形,动作飞快地勒紧鞋带,听到前头售货员一声令下,立马跟着大家往里冲冲冲。
再次感谢爸妈给她的一副好身板,让她这会儿冲得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将其他人轻飘飘甩在身后。
之前还排在她前头的邻居见此特别鸡贼地躲到她身后沾光,合着几个工友一路不费吹灰之力挤到柜台前面。
乐善此时已经先他们一步到达,大声跟售货员要东要西了。
她这次主要就是来买棉花和棉布的,看到东西立马递上钱和票说买多少多少,语气果断又利索,丝毫不含糊。
人多的情况下,售货员就喜欢她这样干脆的同志,当即给她称棉絮扯布匹,唰唰唰的也是贼利落。
乐善给的钱票有多,售货员点好后问她还需要什么赶紧说,过这村没这店。
乐善扫过一遍货架,抓紧时间又选上几块别的布料和一大团毛线,被后面的人喷着唾沫星子催她快点快点。
邻居和工友围在她身边不让,借着她的便利把想要的东西买齐,转头又跟在她身后突围出去,完后被别人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他们笑得那是一个得意。
嘿嘿,没办法,谁让他们有个乐同志呢。
乐善买完棉花棉布准备去其他柜台瞧瞧,邻居他们自然也都想跟着。
几人商量一下便把东西都放在门外,留下一人看守,其余的继续冲进去买买买。
乐善照旧打头开路,带领大伙挤到柜台前,有看中的就买,没看中的立马离开,没用多久就把供销社转了一圈。
邻居工友牢牢跟在她后边,手上大包小包,脸上笑容灿烂,收获满满。
等到太阳升起来,大家身上带的钱票花光,东西也买的差不多了,眼看上班的时间临近,一行人终于意犹未尽地停手,准备打道回府。
乐善因为还要回去照顾时父吃饭,打过招呼表示先走一步。
那几人蹭了她的光,十分好说话,摆摆手告别。
乐善将所有买到的东西装进带来的麻袋里,扛在肩上大步回家,路上遇到不少人问起,等她据实以告,那些人才得知棉花供应已经到了的事,赶忙急哄哄地朝供销社涌去。
这一天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忙着上班,忙着抢购棉花,没抢到的还要忙着找人匀兑一些。
乐善扛着麻袋回家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传出去后便有邻居和工友来找她。
乐善确实抢的多,但也不能谁要就给,多出来那部分都被她匀给了相熟的人,也给手下留了一点。
不过后者因为提前得到消息有准备,基本都抢到了,不需要她再多贴补。
最后那点棉花被乐善收起来,打算做新棉衣时也给伍叔来一件。
时仲回头看到她弄回这么多新棉花和棉布,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问她“这些都准备做了冬天穿吗”
乐善点头,那当然了,既然买回来就都用上,放着干啥。
时仲开心,嘴甜道“姐做的棉袄肯定很暖和。”
乐善“”谁说她来做了。
她手粗捏不好绣花针,以前家里这种活都是由母亲负责的,她哪里会啊。
按照她原本的打算,是准备找院里那些手艺好又有空闲的阿婆帮忙来做,她给钱给票,相信不难找到人接手。
但是现在看到时仲明显带着仰望和期盼的小眼神,她都感觉说不出来自己并不会要找人来做的那些话了。
最后还是时仲看出点情况,自动揭过这个话题,试着说“要不我来做”
乐善睁大眼,上下打量着他,惊奇道“你竟然会做衣裳”
这年头男人会裁剪的很少,而且时仲看起来也不像那样的人啊。
时仲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不会,但他可以学。
“以后外面的形势还不知道会怎样变化,家里的衣裳总不能都找人来做,总得有一个人学会。”
乐善看着是没那个机会了,倒是他可以试一试,如果学得好,往后家里的衣裳就不用愁了。
确定他真有心接下这事,乐善恨不得举双手双脚支持,跑遍小楼为他找来一个手艺不错的阿婆当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