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问“这么快回来了”
“嗯。”
现在村委会只有秦志一人,秦宁帮秦志打了打下手,思索后问“把孩子送到文华好不好”
“怎么想问这个问题了”
“突然想到的。”
秦志放下水壶“那里环境和教学质量肯定好。”
“孩子们会不会习惯”
“让他们上学,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
秦宁感觉自己问的不够深刻,重新组织语言
“孩子到了那里,会不会被人看不起”
“咱们是去学知识的,管他们怎么想。”
秦志明白秦宁的意思。在他看来,云山村之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家家户户种辣椒了,孩子也能进城里念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至于看不起不习惯这些问题,孩子又不是纸捏的。就算真有人看不起,忍忍就过去了。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呀。
“你这是为孩子们好,别瞎想了。”秦志让秦宁看开点儿。
秦志种的是一盆紫色蝴蝶兰,秦宁帮他浇完水,离开村委会。
这是为孩子们好。
秦宁一路上一直想着这句话。她感觉自己是为孩子好,比如找重点私立,缴纳高昂择校费,为孩子们安排宿舍她想给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条件。
但想起孩子怯怯的表情,她不知道把孩子贸然推进新环境是否正确。
思索间,秦宁来到了村子沙堆。文华后天开学,现在孩子都在家里整理行李,只有张双双一个人在沙堆里玩。
“双双呀。”秦宁坐在旁边。
“宁宁村长”张双双甜甜的打招呼。
“今天玩的开不开心”秦宁问她动物园的事情。
“开心”
“逛动物园开心,还是玩沙子开心”秦宁继续问。
张双双看着手中的铲子,有些犹豫。
“没事,告诉宁宁村长。”
“玩沙子开心。”
“去动物园不开心吗”
“也开心,就是感觉不是自己的,那里也陌生”张双双说着动物园的感想,接着十分懊恼“我应该开心的。”
“为什么”
“去动物园花钱了。”
动物园是花钱看的,她感觉自己应该开心,但确实没有玩沙子开心。
秦宁听完后一愣“你想不想去市里上学”
“想吧。”
“为什么是想吧”
“我想上学,爷爷说市里学校花了好多钱,我应该高兴的。”
张双双听话懂事,她知道村子给她找学校花了好多钱,她应该开开心心的上学。但她不想离开爷爷奶奶,外面的世界好害怕。
半小时后,秦宁离开沙堆,又去了其他孩子家里。
她问了和张双双一样的问题,大家的回答十分相近想上学,他们知道学校花钱了,会好好学习,至于开不开心,习不习惯的完全不重要。
晚上十点,秦宁离开宋萍院子,宋萍拉着她手闲聊“咱以前没条件去好学校,现在有条件了,哪有什么习惯不习惯呀。”
她以为秦宁担心秦小远态度问题,再三保证,一定会让秦小远好好学习不逃课的。
秦宁听她说完,突然问“您舍得吗”
“舍得什么”
“孩子这么小,把他送出去。”
“都十岁了,哪有什么不舍得。”宋萍本想表现的轻松一些,话到最后有些哽咽了。
她舍不得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是现在是孩子的一个机会,她不希望孩子长大跟她一样种地。
“小时候多吃点苦,长大就不用吃苦了。”宋萍自我安慰道。
秦宁回头看了一眼,此时秦小远正扒着门口听两人谈话,见秦宁看过来,连忙缩了回去。
秦宁安慰完宋萍后回家。
凌晨一点,秦宁躺在床上,脑袋还在想秦志说的这是为孩子好。
适龄儿童应该上学。只是充足的物质条件,不去考虑适不适应,这真的是为她们好了
秦宁一个问题想了两小时,最后顶着黑眼圈坐起身子。
不送了。
不送孩子读私立,她要用67给孩子请老师。她不信这么多钱请不了好老师,就算不上重点私立,孩子也会有出息的
她现在不去想成绩和教学环境,只是想让孩子学知识的同时,能有一个完整的童年。
秦宁是凭着一股暴躁瞎想的,在想到不送了三字时,脑海系统更新
恭喜宿主获得成就寓教于乐。一个优秀的成长型村长,需要关注村民健康,用更完善的方式解决村子所需。
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恭喜宿主获得寓教型奖励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乡村师资卡,有几率获得s级奖励。
这是继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本月的第一个成就型奖励。秦宁看完,条件反射的点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