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2)

车子刚刚停下,一个保安模样的男子打开车间大门。

“张总。”

“老孙他们来了”

“都在。”

辣椒男子问了两句,和助理一起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拿出成袋辣椒。这些辣椒都是两斤装的,加起来至少一百斤。

“我帮您。”保安非常有眼力的上前搭手。

不一会,三人拎着辣椒走进车间。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底料车间,里面有提升机,煮椒机,炒椒机等各种设备。三人进屋时,搅拌机前已经站了五个人,旁边是加工好的麻椒香料。

“来了”五人听到动静后招呼。

“买了七十六种。”男子把辣椒放在地上,气喘吁吁的喝了瓶水。

男子名为张义泽,鸿远食品厂老板。鸿远食品去年成立,是一家二十人规模的底料工厂,现在底料市场竞争大,鸿远物美价廉口感好,每天有一吨左右的出货量。

底料市场做久了,鸿远也想开自己的火锅店。

几个股东一合计,决定在京云开一家五百平的店面。现在店面选址已经弄好,只等二十五号开业。大家原本兴致勃勃的等开业,但经过市场调研发现,鸿远底料好吃归好吃,但并不符合北方口味。

大家请专业朋友分析,影响口味的主要原因是辣椒。鸿远辣椒主料是朝天椒,这种辣椒由于种植产地差异,南北方口感不同。鸿远之前的重心是在南方市场,因为这一细小差异,需要调整配方。

现在调整方案有两种。1,从龙北地区采购朝天椒。龙北是夏国最北部,地理位置较远,异地采购将增加大量的运输成本。2,在本地采购其他辣椒。

贵云是辣椒大省,张义泽一拍板,直接选择本地采购。

“配方调的怎么样了”张义泽喝完水问。

“牛油和花椒调整好了。”

张义泽问了一些细节,接着把辣椒交给车间师傅。这些辣椒是他今天采购的,大多是小米椒,朝天椒,魔鬼椒这些偏辣的。他们这几天要做七十六种底料,要是没有合适的,只能延续之前配方。

之前配方对不懂行的人还好说,要是遇到老饕客,就是一个二流火锅。

老孙见张义泽紧张,走过来道“咱们卖了这么多么货,不用担心。”

“我尽量。”张义泽尽可能的心平气和。

他们营业一年,这一年里也经常向北方市场出货。进货方大多是自助火锅,旋转火锅这些店面。食客们只讲究吃个痛快,对底料要求不高。他们现在开的是中高端火锅店,要是火锅市场打不开,就只能灰溜溜的关门了。

“咱们底料不差,就算真的不合京云口味,还有底料厂。”老孙拍了拍张义泽肩膀。

“也对。”张义泽笑了笑。现在到了这个份上,他也只能等底料结果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鸿远食品加班加点的研究新型底料。秦宁则背着辣椒,开始了辣椒地推

“我们用的半成品辣椒,不买的鲜辣椒的。”

“辣椒价格有点贵了。”

“成本太高。”

这两天里,秦宁一连走了三十家饭店。大家有的询问价格后拒绝,有的话也不说挥手让秦宁离开。这三十家店里,只有两家愿意购买。

饭店是个人经营,大家大多买三斤五斤,这对八万斤完全是杯水车薪。

九月十六号晚上八点,秦宁一连疲惫的回到旅馆。

“今天有两个收购商过来进货,一人订了三百斤。”秦志跟秦宁说着今日状况。

“三百”秦宁一愣。

“是前天买过的。”秦志继续说着细节。

这两收购商在第一天摆摊时买过,当时一人买了两斤。今天下午,两人又兴冲冲的跑来,一人订了三百斤。他们是山省辣椒收购商,这些辣椒是当添头订的,要是市场反馈好,后续可能继续过来订。

“很好啊。”秦宁对今天的单子十分意外。

“他们让干辣椒弄好的发一斤过去,干辣椒谈的一百七。”秦志继续说着。

他昨天给村里回过电话,现在一斤鲜辣椒可以烘一两干辣椒。他们之前商量的鲜辣椒八块,干辣椒一百二。他今天中午闲着没事,去辣椒城转了转。

现在辣椒城较贵的辣椒有查拉皮塔和樟湖港。查拉皮塔十二万一斤,只有高档店里有卖。樟湖港是三百一斤。

他有些好奇,称了五块钱的樟湖港。

五块钱只有三根,他放嘴里嚼了一下。原以为这个味道要比自家辣椒好,但一吃,味道比不上自家辣椒。不仅比不上,味道还有点差远也是因为这样,他给自己辣椒提到了一百七。

两收购商只是抱怨了一句有点贵,接着便是有货发一斤了。

“厉害”秦宁给秦志竖起大拇指。

她之前想把干辣椒定在二百以上,但一来没吃过实物,二来,二百一斤的辣椒超出的村民认知。她这才降到了一百二,没想秦志直接提到了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