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2 / 3)

,还有万能的“他还是个孩子”大法,区区一个杨光先,小意思。

他嘴炮小能手的称号可不是说着玩的。

顾问行无法,看他们家皇上没有要管的意思,只好挑着自己知道的继续给这小祖宗讲故事。

不说远的,就是杨光先进钦天监之后的事情。他和汤若望算是结怨已久,单方面的那种。从他进钦天监那天起,弹劾汤若望等传教士的折子就没有断过。

先帝爷对西洋来的传教士很是重用,杨光先的弹劾折子没有用武之地。不过这文人的笔杆子能杀人,写折子没有用,他还能写文章来排斥西洋人。文章名起的还挺好,叫辟邪论。

大清入关的时候其实不怎么在意那些西洋传教士,派得上用场的就用,派不上用场的就和寻常百姓一样,最多就是看管的严了点儿。

那些人的长相和他们相差太多,走到哪儿都显眼的很,想不注意都难。

听那些传教士说,西洋那边觉得他们脚底下的地是圆的。

杨光先对之嗤之以鼻,甚至曾和汤若望争论说,如果人脚底下的地是圆的,他们站着的时候侧边和下面的人怎么办人又不像虫子一样在墙上爬,也不能像蝙蝠一样能倒立悬挂,说地是圆的这不是在胡扯吗

三岁小孩儿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可有谁见过水浮在天上

汤若望大人既然说他们大清和西洋相距万里,西洋在他们下方,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说法,那儿应该全是水才是,人哪儿能活在水里。

西洋都是鱼鳖,汤大人既然从那儿来,岂不就不是人,而是海里的王八了

顾问行说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笑了出来,那些传教士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怎么回事,被这么指着鼻子骂也没生气,倒显得杨光先说出这些话很是刻薄。

“有辱斯文,真是有辱斯文。”小家伙煞有其事的摇着头。如果他是书院里的老夫子,非得拿起戒尺抽他两下不可。

不过也好,既然那个杨光先在民族大义上没得出彩之处,在人品上也有点欠缺,他明天大发神威的时候就不用给那家伙留面子了。

抱上鳌拜的大腿又怎么了,他哥还是皇帝呢。

再说了,他和鳌拜可是单方面的忘年交,足足见过三面的那种,这关系不比一个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小人重要

不管,反正他现在单方面宣布他和鳌拜关系倍儿棒,什么时候感情破裂得看明会。如果明会鳌拜吓唬他,那他们的感情就可以当场破裂了。

隆小禧撸起袖子气势汹汹,看外面天色不早了,和两个哥哥打声招呼,穿上他的小斗篷回箭亭和亲亲五哥分享他们明天要早起战斗的消息。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隆小禧出马一个顶四个

小家伙兴冲冲跑走,留下两个哥哥继续干活。康熙笑着摇了摇头,召来顾问行问道,“太皇太后是不是和你传话了,要保汤若望是不是”

顾问行连忙跪下请罪,“回皇上的话,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确派人说了一句,奴才正想着怎么和您说呢。”

“起来吧,朕又没问罪。”康熙状似不在意的摆摆手,“让人去慈宁宫说一声,汤若望不会死,朕有法子让他出来。”

不光把人弄出来,钦天监监正的位子也给他留着。现在朝中有多少能用之人他不清楚,鳌拜他们打压汉臣还排挤西洋传教士,有本事他们倒是把活儿全干了啊。

朝廷其他衙门他们可以安排满洲勋贵子弟,钦天监里干的都是技术活儿,除了汉人就是西洋人。西洋人怎么学的他不知道,反正里面汉人观天象的本事都是世代相传的,祖祖辈辈都以此为业,旁人根本看不懂他们忙活的东西,想让满洲勋贵子弟接手都不行。

满洲子弟能读书认字已经很不错了,吟诗作对可以学,修改历法、制作观天仪等活儿谁能学会

不光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不能死,钦天监里那些被定了死罪的官员也不能死。

杨光先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有一点说的不错,传教士不可尽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满人没几个懂得天文历法的,有事儿了还得钦天监里那些汉臣来盯着,不然哪天那些传教士偷偷摸摸使坏他们连看都看不出来。

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和那些高鼻深目的西洋人相比,还是汉人和他们关系近。

太皇太后和汤若望关系挺好这事儿康熙知道,当年先帝静妃从蒙古来到京城水土不服,汤若望还曾给静妃看过病。

他们家汗阿玛和汤若望的关系也不错,以前钦天监监正都是汉人,再不济也是这儿土生土长的人,汤若望是第一个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的异族人,这得感谢他们家汗阿玛的开明。

想当年他们家汗阿玛选继承人的时候,那人还曾为他说过好话。就是投桃报李,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人被凌迟。

康熙回到桌子后面坐下,拿起笔写了一会儿,忍不住想明会可能会发生什么,“二哥,那些大臣惯会气人,隆禧该不会被气哭吧”

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