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九霄日日都去太子府报到,回回都不空手,一坛子酒,一包茶叶,点心,卤肉有一回还搬了两盆菊花,总之是无论啥都给他未来岳父大人捎点。
再忙,一天都不落下,就算是下了衙也得绕到太子府上看一眼。
被嫌弃了也不在意,第二天还去。
一开始,好多人都被他弄湖涂了。小闻大人,京里出了名的独来独往,别说结党营私了,他连同僚的宴请都懒得应酬。
这样目下无尘的一个人,日日跑太子府去,这也太谄媚了吧就算你要讨好太子,也该私底下悄悄的呀,这般大张旗鼓,皇上怎么看还想升官吗
太子府的人也莫名其妙,小闻大人这是想干什么这是把太子架在火上烤,太给太子拉仇恨了吧
个别知情的就点了点余广贤,捋着胡子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什么抱太子大腿,什么谄媚,什么讨好,小闻大人能干那事吗假的,全都是假的人家小闻大人明明是来讨好未来岳父大人的。
有人在太子跟前开玩笑,“小闻大人未免也太小气些了吧,给余先生送东西,就不能顺带着给殿下也送一份吗”
太子笑着道“人家小闻大人那是讨好未来岳父大人的,孤又没有正当妙龄且如花似玉的女儿。”
在场的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心中了然,太子殿下这是乐见其成呢。
至于皇上怎么看他倒是没看法,就说了句,“眼光不错。”
不知道是说闻九霄眼光不错,还是说余广贤眼光不错
武安侯是带着一肚子气回卫所的,昨晚他跟夫人狠狠吵了一架。
谁家儿女婚嫁不是父母之命怎么到老三这个就不行了呢王氏也是个蠢的,之前还信誓旦旦不许那个女人进门,被老三歪缠几句居然就改变主意了,还劝他也同意。
说什么亏欠老三的,放屁老子没缺他吃,没缺他穿,供他念书成才,欠他什么了
还说是为了孩子,要给孩子一个嫡出的身份。这就更扯澹了,要是真为了孩子,他为什么不同意把孩子过继给他大哥过继之后,那个孩子不仅是嫡出,将来还能承爵,多好
老三那货就是被美色迷了眼,就是铁了心要娶那个女人。虽说低娶高嫁,但那个女人的出身也太低了吧,都低到尘埃里去,真要让她进了门,他的老脸往哪搁
老大家的是候府嫡长女,老二家的父亲是正三品,老三弄的这个能拿出手吗怎么出府交际
王氏还劝他同意,愚蠢,目光短浅
到了卫所没多久,大将军宋伯儒就过来了,两个人在屋里喝着茶说这话。武安侯本以为他来是用什么重要事情,没想到他话锋一转,问起了老三,“老闻啊,你家老三好事近了吧”
这是看中他家老三了大将军只有两个嫡女,均已经出嫁。庶女大将军是想嫁个庶女到他府上还是帮别人打听的
武安侯一时还真拿不准他是什么意思,便道“我家老三您还不知道最是顽劣不堪,谁家瞧得上他”
“哈哈,老闻,你跟我还藏着掖着,不诚实。”宋将军哈哈笑着,“我可是听说了,你家老三往太子府跑得可勤快了。”
武安侯心里咯噔一下,面上不露声色,“大将军您何出此言”
宋将军看看武安侯的表情,不像是装出来的,便道“你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武安侯很莫名,“我家老三是不是又闯什么祸了还望大将军不吝赐教。”
“你说说你,居然还不知道。你别着急,好事,大好事”宋将军脸上带着笑,“太子身边那位姓余的詹士,膝下有一女,你家老三,啊,嗯”他朝武安侯挤挤眼睛,一副“你懂的”模样,“这不,你家老三天天跑老丈人跟前献殷勤。”
“姓余”那个女人也姓余,这倒是对上了。
“对,姓余,此人乃太子心腹,追随太子十多年了,听说颇有才干。你家老三的眼光真不错。”宋将军一直很羡慕武安侯有这样一个好儿子。
要说武安侯吧,真的是啥啥都一般,能在羽林卫里站稳脚,全赖他爹老侯爷的余荫。他又生了个好儿子,闷不吭声中状元了,闷不吭声成大理寺少卿了,又闷不吭声到西北熘达一圈把镇北王府给端了
现在是桉子还没审完,所以封赏没下来,但谁不知道这是大功劳关键还跟太子搭上关系了。他还这么年轻,将来能走到哪一步谁都说不好。就是看在闻三的面子上,谁不得给老闻两分面子
这样能干的儿子谁不想要宋将军做梦都想。
他又打趣武安侯,“你说有你这样当爹的吗儿子的亲事都不管不问。大家都在猜你家老三什么时候能讨得老丈人欢心,你就不给助助力”
“还有这事我是真不知道。老三那个臭小子,他就没跟我说过。”武安侯嘴上埋怨着,心里也把三儿子骂个狗血喷头。
他知道三儿子给那个女人抬身份,可他不知道是太子詹士。太子詹士,东宫属官第一人。别看现在不怎么样,等太子继位,那位可是丞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