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时候,自己收摊比现在还迟,毕竟她就一个人,两只手忙不过来嘛。
自打做了这烤糕生意开始,小相公那家伙早就不肯让自己中午给他做饭送饭了,他怕自己辛苦,都是每日跟自己拿上几个铜板去学里吃,至多就是自己留几块烤糕给他加菜。
至于自己都是抽空到对面包子铺买两包子吃随便对付一下,要不然就是等收摊后,在街口寻个粉面馆子摊子,今日吃米粉,明日吃碱面,后天要碗米豆腐,再不然就去馄饨摊混一餐,总之,特别爱吃米粉的她,对米粉是百吃不厌的,日日中午吃都阔以。
今日收摊早,却不能带着三叔跟二妹妹去吃粉,那样可太不像话了,可自己又没空在去买菜。
于苏想了想,等三人来到巷子口时,于苏喊停了三叔,只说自己有东西忘了买,让他跟二妹妹在这里等一等,自己就撒丫子往前头街口的饭馆奔。
这里可是自己老熟悉的饭馆子了,上次暖房宴,还有干爹干娘干哥哥们来时,自己也是招待大家到这儿吃的饭。
于苏知道饭馆每日每顿,都有费工夫时辰的大菜预备着,比如难做的粉蒸肉啊,扣肉啊,炖鸡啊,炖蹄髈啊等等,这些都是事先做好几份以备客人现点。
于苏熟门熟路的跑进饭馆,熟门熟路的找到熟悉的掌柜的,垫着脚趴在柜台边招呼掌柜,甜甜的跟和蔼的掌柜问了声好,又打问得知,店里眼下还有备份的梅菜扣肉,粉蒸排骨没卖光后,于苏大气的挥手要了这两个大菜。
掌柜对于苏这个自来都是自己单独来订餐的小大人印象深刻,因着好奇,曾经还特意打探过他们小夫妻的情况,知道他们小夫妻俩家住三元巷,知道小娃的相公在李家学馆进学,因此,于苏点餐外带,食盒碗盘的押金他都不要于苏的,只收了菜钱。
于苏离开时,掌柜的还特好心,笑眯眯的把装的份量满满的食盒递给她不说,还贴心的问她要不要他派小二哥送她。
于苏连道不用,跟掌柜的又是一番客套道谢,送是不用送的,两道菜而已,自己又不是提不动。
给完了钱,于苏垫着脚,歪着身子提着食盒呼哧呼哧的走到巷子口,宋三得父女俩看到她的人,宋夏荷老远的就迎了上来。
看到于苏手里的食盒,这时候宋夏荷还没想到,里头装着的东西,既然是她小二嫂要招待自己的美味食物,她只一个劲的伸手帮忙,“二嫂,二嫂,你放心让我来提,我来。”
于苏摇头,心里怨念这木头食盒怎么辣么重,放下却是不可能放下的。
开玩笑,二妹妹的身体虽然说是养好了,但是自己还是担心的哇,再说了她的脚,伤筋动骨一百天呢,可不能累着她。
“不行,我自己可以的。”
“二嫂”
见二妹妹实在坚持,手老抓着食盒柄不放,没法子,于苏拧不过她,只得退了一步,“好了好了,这样,我们一人一边抬着走怎么样”
见对方还在犹豫,于苏忙点着街口的宋三得。
“哎呀二妹妹就这么说定了呀,我们一起抬,快走,快走,不然三叔都等急了。”
宋夏荷回头看到亲爹在后头不断探头,也不再坚持,姑嫂二人一人一边,忙抬着食盒就往巷子口去。
三人会和,于苏招呼起宋三得,自己在前头领路。
“三叔,二妹妹,我们走这边,从这条巷子里进去,前头那有下马石的黑漆大门是我小哥哥进学的李家学馆,再往里头去,走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就能到家,三叔,二妹妹,你们累不再坚持一下,我们马上就到了”
于苏小嘴巴巴的说着话,把人引领到家门口。
今日也是怪,平日里这个时辰点,总在院门外端着小马扎做活揽活的房东冯老太竟然不在,于苏心里奇怪,脚步却不慢,推开虚掩的大门就把人往院子里自己租的屋子领。
宋三得跟着拉车子进门,一进院子顾不上打量环境,忙就打问于苏,“二郎家的,这车放哪”
平日里自己的小车都是放在他们自己的屋檐下,有草帘子遮挡,风吹不着,日晒不到。
跟着宋夏荷抬着食盒进到厨房的于苏,得外头三叔询问,赶紧放下食盒,探头出来回,“三叔,您就把车放屋檐下就是。”
宋三得这个老实头做事情最是一丝不苟,闻言把小车推到屋檐下靠墙停好,歇下自己背上的背篓,抬手就整理起小车来,东西该卸的卸,该抹的抹。
看到车洞洞上层的炉子里还燃烧着的炭火,宋三得提下来,路过正在开门的于苏时,宋三得问,“二郎家的,这火”
于苏赶紧推开门,把钥匙锁头往门边窗沿下,王家哥哥们给他们送来的书桌上一撩,嘴里连连道“给我,给我,谢谢三叔,把炉子给我就成,正好拿来烧水。”
看着于苏急急忙伸来的小爪子,宋三得连忙避开于苏,“炉子重,还有火,二郎家的你小心。”,嘴里说着呢,目光看向刚才于苏冲出来,眼下女儿正站着的位置又问,“那边是灶房吧”